科技频道   >   要闻

宝马+戴姆勒,会让滴滴紧张吗?

作者:王贺 来源:国是直通车
2018-03-29 23:31:00
分享

3月28日,宝马和戴姆勒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

新公司将整合戴姆勒旗下分时租车业务Car2Go和宝马旗下分时租车业务DriveNow,另一方面还将把双方打车、停车及充电服务等移动出行相关业务进行整体打包,例如宝马即时充电业务ChargeNow,戴姆勒共享出行软件平台Moovel等。

宝马与戴姆勒,在汽车行业是当之无愧的“巨头”。然而,在共享出行领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有媒体甚至将此次的合资称之为“弱弱联合”。究竟这两大“巨头”合作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对滴滴、Uber的市场地位有何影响?

宝马+戴姆勒,会让滴滴紧张吗?

资料图:民众使用网约车服务。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合作背后的目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合作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合作是比较好的办法。是否成功还要看两家公司如何合作。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合作的目的是占位。宝马和戴姆勒逐渐从汽车制造商延伸业务范围,从制造到使用扩大了经营范围。提高共享出行的使用环境,有助于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很多方面获得更高的起点。换个角度看,这几个领域也恰恰是未来停车,定位,充电等科技的发展方向。

白明表示,即便宝马和戴姆勒不是汽车制造商,共享出行也能成为业务支撑点,汽车制造和共享出行两项结合起来更占优势。

他强调,将来无人驾驶汽车不光靠软件,设备也要改装,宝马和戴姆勒都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汽车方面的技术不成问题,无人驾驶方面的功能更有基础。

早在2016年,宝马与英特尔、Mobileye举行了联合发布会,三方表示将在完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将在2021年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并使其上路行驶。

而戴姆勒在2017年与汽车一级供应商博世共同宣布,双方将合作研发用于共享出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并于2021年后实现车辆的部署,届时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App享受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

是否会影响滴滴、Uber?

作为共享出行领域的佼佼者,滴滴、Uber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宝马和戴姆勒合资成立的共享出行公司,是否会影响滴滴、Uber的市场地位?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出行共覆盖了全国400多个城市的约4.5人口,全年累计提供74.3亿次出行服务,其中并不包括单车及车主服务。滴滴全年免费为出租车司机链接了超过11亿次出行需求,滴滴顺风车和快车服务累计分享座位超过10.5亿次。

林伯强指出,影响滴滴、Uber的前提是做得好,能否做好还要看双方怎么做。如果宝马和戴姆勒的新公司做得好,对滴滴、Uber的影响就会很大,在市场份额上就会有比较大的竞争。滴滴、Uber本来没有竞争对手,新公司会成为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

白明表示,暂时看不出影响,长期来讲,宝马和戴姆勒的汽车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是最大看点。暂时对滴滴、Uber构不成影响,因为他们的服务网络铺得很大,对宝马和戴姆勒的服务网络有排挤作用,网络平台有占先优势。

白明指出,宝马和戴姆勒的共享出行公司尚未正式成立,现在判断能否影响滴滴、Uber还为时过早。滴滴Uber已经运营了很长时间,作为后来者,宝马和戴姆勒在哪些方面一定占有优势也很难说。未来的在服务领域上,滴滴、Uber已经占据优势了,未来宝马和戴姆勒要想获得优势,一定要和汽车的发展结合起来。它们出口的车辆都有定位、充电等功能,不用再改装,其他车辆还需调试软件,改装设备。在这些方面,宝马和戴姆勒更占优势。

他强调,汽车方面,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就比滴滴有更多看点了。用信息技术,定位找司机,提供服务,汽车制造商服务范围再广,原来的车就是原来的车,没法加装更多的新功能。宝马和戴姆勒的汽车制造技术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未来就有优势了。但现在的优势还只是一个概念,到真正的形成还有一段时间,所以现在只能观察,不好判断。

中国业务如何发展?

宝马DriveNow和戴姆勒Car2Go实现业务合并后,中国业务如何发展将尤为关键。

在中国共享出行市场,宝马和戴姆勒的业务基础都比较薄弱,无论是共享汽车的数量还是用户体验,都不太令人满意。

目前,两个品牌均没有推出更适合共享出行模式的特色化车型,尤其是针对中国道路特点与用户乘坐习惯的定制车型。

此外,中国共享出行市场玩家众多,不但有ToGo、EVCARD等车企和大量创业公司创办的共享汽车品牌,滴滴、美团、摩拜、神州等出行巨头对此领域也觊觎已久,并已开始行动。

更重要的是,由于共享出行与高精地图、大数据等密切相关,两巨头在中国开展共享出行业务,还面临着政策与监管方面的挑战。(王贺)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