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差点就没活下来,这种感觉不是亲身经历过,是不会懂的:那是一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感觉。
正是这种在绝望后获得重生的感觉,支撑着钉钉同学们继续前行的脚步。
我叫上城,是钉钉的一个数据工程师,我一直是用冷冰冰的数据分析整个业务的发展,但回顾钉钉走到现在的历程,我很难理性起来。
来往的绝望
2013年下半年,阿里集团“ALL IN 无线”,为了抵抗日益强大的微信,一部分同学受命去做一个跟微信抗衡的社交产品,产品取名叫“来往”——来而不往非礼也之意,通俗点可以说是朋友之间要来往的意思。
来往核心创始团队是被集团像抓壮丁一样被点名抽调过去的,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当天上午你还在原部门开会,中午就通知你下午去来往团队报道,调令立即生效,不用做业务交接。
这跟当年马老师找几个员工去创建淘宝、支付宝的场景是一样一样的。当时来往的核心创始成员里就个叫无招的人。
“ALL IN 无线”带来的变化就是,很多部门都执行996制度: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我记得我2013年11月到来往工作第一周的情景,晚上12点,无招带着全产品团队去撒野地冥想来往产品方向,他手机里播放着轻音乐,让大家躺在床垫上冥想一分钟,嘴巴里重复一句话:“大家想想如果来往接下来只做一个功能,是什么功能,为什么?”
过了一会,这一句就变成了:“别睡着,别睡着,大家想想如果来往接下来只做一个功能,是什么功能,为什么?”
然后变成:“把那谁谁摇一摇,他睡着了……”
那时候很多人都知道来往团队太拼太累了,但即使这么拼这么累,还是有很多人踊跃的投入到来往团队,来往团队一下子就达到了200人,因为来的这伙人大家骨子里都抱着一个信念:做成来往!
而微信是怎么看来往的呢:你们看,他们拿着根木棒子就来挑战我们的航空母舰了。后来的形势也证明,来往的产品太过YY,而且差异化价值不突出,体验上也确实不如微信,
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的:6个月之后,来往不行了。
我是做数据的,当看到来往的用户活跃数据每天都在环比下降,新注册用户数每天也在环比减少时,那种无助的情绪在西溪园区3号楼4楼的南面办公区蔓延。
隔几天就有人一起聚餐,这次是庆祝谁谁谁转岗了,下次是庆祝谁谁谁去创业了……
越是最困难的时候,越能体现出人内心的强大。2014年5月26日,无招带着么么茶、天鹏、依岱、悠悠和元英,去到马老师湖畔花园的家(淘宝、支付宝诞生的地方),闭关为来往团队找方向。
抓到一根救命稻草
在湖畔闭关的日子是最难熬的。无招他们几乎把市面上所有的APP全研究了一遍,哪个APP有哪些优缺点,他们都逐一记录:比如消息的已读未读就是那时候发现的。
有一次,无招听说某位教授有好的想法,立马开车去教授家倾听高见,那时候是凌晨4点(教授本人是接受的)。
逐渐的,做一款工作相关软件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像审批这样的日常工作流程,当时阿里巴巴都是在手机上处理的,而传统企业都还是通过纸质化办公。大家想着,如果能让全中国的企业都能实现手机上办公,这件事就挺牛的了。
(图:无招在和团队在湖畔花园讨论产品)
那时候湖畔花园的人们都觉得自己发现了一片蓝海!
为了避免再走来往时候YY的老路,无招带着大家去找企业共创(共创是钉钉创造的名词:就是从企业真实需求出发,也就是“不能YY”)。这段时间持续了好久,也找了好多家企业,他们都说没有组织管理的诉求,没有用“办公类型”软件的想法。
刚看到些许曙光的湖畔花园的人们,又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难道这片蓝海又是大家YY出来的蓝海???
那时候,无招对大家说,如果再找不到企业共创,大家就回湖畔花园再找新的方向。就在要放弃的最后一天下午,就在大家在文三路百脑汇电脑城楼下吃臭豆腐的时候,依岱说这电脑城楼上他有一个大学同学叫史楠,是卖电脑的,可以问问他们公司是否能去共创一下。
牛逼的故事都有美妙的峰回路转,依岱的这通电话让当时在场的人至今都记忆犹新:
依岱:史楠,你在不在公司啊?
史楠:在啊。
依岱:你公司有多少人啊?
史楠:五六十人吧,或者七八十人。怎么了?
依岱:(捂着手机听筒跟无招说)无招,他们五六十、七八十人。
无招:好。
依岱:你们公司有没有遇到公司管理方面的困难啊?
史楠:有啊。
依岱:(继续捂着手机听筒跟无招说)无招,他们有公司管理方面的困难!
无招:太好啦,你问他,方不方便,我们上去看看?
依岱:史楠,我们去你公司看看,跟你聊聊啊?
史楠:方便啊,你们在哪啊?
依岱:我们就在你公司楼下,我们上来了哈!
就这样,无招他们几个人就端着电脑进入到康帕斯公司总经理史楠的办公室,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管理方面的痛点,也开始了与这家公司长期共创的开始。
当时史楠说他们员工用微信、邮件、QQ等多个工具办公,缺乏一个用于办公沟通和协作的统一入口,而且员工的沟通效率和执行力都比较低。
这不正是企业对于移动办公软件的需求吗?慢慢的,钉钉雏形渐显:有企业通讯录(全公司共享的组织联系人),DING功能(当时只有电话DING),沟通,功能设置4个菜单项的APP诞生了。
刚开始湖畔花园团队缺乏开发资源,所以产品功能的体验并很不好。史楠后来曾开玩笑说,他开始都不相信这是阿里巴巴技术团队开发的出APP,但当时又不好意思讲,因为这群人真的非常努力的在解决问题。
有一次,史楠半夜发现一个产品bug,把问题丢到群里后,他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发现工程师已经找到问题原因并修复,而且更新了一个版本包,请史楠再用看看还有没有问题。
问题发现后不过夜——这种工作精神,也一直延续到现在钉钉团队的血液里!
2015年1月16日,钉钉1.0版本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几乎整个钉钉团队都去了北京。当天晚上,当么么茶盯着实时新注册用户的爆发性增长趋势时,所有钉钉人都难掩激动之情,很多人都喝得酩酊大醉。
漂亮的曲线!
自钉钉的1.0版本面世,钉钉就以3周一个版本迭代的速度快速上线新功能,越来越多的用户知道钉钉。
2015年5月26日,钉钉2.0版本的时候,我们整合了邮件、OA和共享存储,打造了全新移动协同平台,让企业的工作流程全部上钉钉:包括审批、日志汇报、签到、公告等。
那段时间,钉钉的数据指标就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狂升,增长曲线真是非常漂亮!
即便是2016年7月1日钉钉免费电话功能下线,也只是让钉钉稍稍放缓了一下脚步,之后在短短的2个月内,钉钉就恢复了全面增长!
2016年9月19日,钉钉发布3.0版本,全面打通企业内外的沟通和协同功能,钉钉的增速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7年6月11日,钉钉升级到3.5版本,并在深圳召开中国酷公司超级发布会,宣布品牌战略升级,推出“酷公司用钉钉”排行榜、钉钉样板房及钉钉指数等。
2017年11月19日,钉钉在深圳召开秋季战略发布会,宣布升级到“软硬结合”的4.0时代,推出钉钉智能前台M2、钉钉智能通讯中心C1、钉钉智能投屏FOCUS系统智能办公硬件,为企业提供软件硬件一体的智能化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现在,钉钉的企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500万家,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服务平台。
玩命活着的战队
不计得失,不惧困难,整个团队齐心合力向前走,这种钉钉精神,举两个例子就能说明。
钉钉国际化业务的负责人今禧。2017年12月左右,在钉钉国际化业务大规模投放第一天,有同学发现钉钉海外用户接收短信验证码成功率极低(原因是海外账户验证码下发通道遇到bug)。今禧当即把钉钉所有海外注册用户短信验证码扣款的账户切换到自己的信用卡账户,保证了短信验证码下发和业务的正常运行。然后今禧再去找相关技术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自掏腰包先解决业务问题再去解决系统问题的,今禧不是第一个!
钉钉测试团队测试专家张炅和安卓团队高级开发工程师泷衣。接到客户对于钉钉智能前台打卡无声音的反馈,在多次排查不见问题复现时,张炅从周六下午开始把自己关在小房间至次日凌晨4点,集中打卡3800次,最终成功重现了问题,之后马上电话联系开发泷衣。泷衣在周日凌晨4点接到电话,立即赶回公司现场排查问题,直至中午定位到原因,晚上修复完成,经过持续压测和多天灰度后,再三确认了问题得以完全修复。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马老师曾说过,钉钉非常像当年的淘宝、支付宝,有拼劲有狼性,是阿里的头狼战队。我也以能在这样的团队感到自豪。
以上,就是钉钉的一个普通数据分析师,在回首钉钉往事的一点小感想。
数据虽然冰冷,人心冷暖自知。有这样一群伙伴一起往前走,何愁钉钉不成。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