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10日电 “一带一路”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包含经济、文化、政治、外交方方面面。这一战略构想涵盖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俄罗斯、意大利、印度、韩国、埃及、摩洛哥、阿根廷等超过七十个国家,近六十种语言,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65%和32%,将极大地促进沿线各国的深度合作和交流。
提到合作与交流,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便是语言问题。如何跨越语言障碍,实现各国互联互通呢?在全球化时代,单靠人工翻译(简称“人译”)是很难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幸好机器翻译(简称“机译”)可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强有力的帮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机译技术在促进经济、政治、外交、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机译技术平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目前在线机译而言,美国的谷歌翻译可提供 103 种语言(包括不少小语种)之间的即时翻译,支持任意两种语言之间的字词、句子、文本和网页翻译;而美国的微软翻译可提供60多种语言的即时互译,每天都要处理约2000亿次的翻译请求;另外中国的百度翻译可提供28种热门语言的即时互译,每天响应过亿次的翻译请求。不过在文本和网页翻译方面,它们的机译质量都不是很高,离理想的目标(即达到高级译员的翻译水准)仍相差甚远,译后人工审校和修改的工作量甚大。其他机译系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翻译准确度有待提高。
本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来提高机译质量,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些专家认为,机译的译文质量要达到人译的水准,就必须解开大脑处理语言信息之谜。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及未来学家周海中教授就指出,在人类尚未明了大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要想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也许道出了制约译文质量的瓶颈所在。
近年实施的欧洲大脑计划、美国大脑计划、中国大脑计划等都旨在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其核心内容是神经信息学。这一新兴前沿学科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大脑是如何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并有望为机译技术的进展,尤其是译文质量的提高铺平道路。
毫无疑问,在机译技术的助力下,“一带一路”将会跨过语言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译:钟启明 编辑: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