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d5a310030f813cf412
中国日报网 > 科技滚动 >
中国日报网 > 科技滚动 >

深海基地探“蛟龙”

10月27日,与会人员在深海基地潜水器试验水池车间内参观“蛟龙”号。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10月27日,与会人员在深海基地潜水器试验水池车间内参观“蛟龙”号。2019-10-28 10:01

“超级涂层”诞生 可克服植入器件的免疫排异

近日,天津大学张雷、齐海山团队成功合成“贻贝仿生多功能蛋白材料”,该材料同时具备高黏附、抗菌污、防雾等多项功能,成为应用于医疗设备和体内植入器件的“超级涂层”。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兼具黏附、抗污、抗菌、防雾且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超级涂层”,在生物医学和制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9-10-28 09:36

水中铅污染再微弱 最新传感器也可检测

近日,印度和新加坡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高灵敏度的便携式传感器,即使水中铅含量再微弱——仅为0.018ppb(ppb为十亿分之一)的含量,也能成功检测出来。目前,研究团队已经使用15个自来水和湖水样本对传感器进行检验,其结果均与使用标准技术检测结果一致。2019-10-28 09:32

肠道共生病毒失衡 肠炎肠癌可能就会作怪

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作为肠道黏膜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持肠道黏膜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该项研究成果率先揭示了肠道共生病毒在肠道免疫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并阐明了机制,提示肠道共生病毒失衡可能在肠炎、肠癌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019-10-28 09:26

新突破有望实现有机物碳氢键精准转化

记者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获悉,该所刘国生课题组在有机分子精准转化领域取得突破。无论是天然药物还是合成产物,其中生物活性分子往往存在多个烯烃键,导致自由基置换氢原子面临选择性问题。2019-10-28 09:20

文化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弯道超车新引擎

“国之重器,不仅只是高铁、大飞机、基建,文化应站出来以产业形态承担国之重器的职能。文化不仅能输出强有力的价值观,形成超大规模的经济优势,还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重要保障。2019-10-28 09:15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年均增速8%

26日至27日,以“新时代科普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合肥市召开。中西部地区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与全国水平、东部地区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但仍需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普能力提升。2019-10-28 09:07

聪明!螃蟹竟能认路走迷宫

据《新科学家》周刊网站10月23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英国一种螃蟹能学会在迷宫中找到正确的行进方向,而且直到两周后还能记得住。研究负责人、斯旺西大学的爱德华·波普说:“若以神经元数量来衡量,甲壳类动物大脑的大小约是蜜蜂的十分之一。2019-10-28 09:04

顾方舟:给国人造一艘远离脊灰的方舟

他引领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学、免疫学研究及减毒活疫苗的研发,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生产、国家政策的制定、社会资源的调度、计划免疫的具体实施等各个环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9-10-25 09:04

自然指数首次聚焦年轻大学国科大居榜首

10月24日发布的2019自然指数年轻大学榜单及增刊,首次对办学时间不超过50年的年轻大学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进行了排名。中国有9所大学位列自然指数年轻大学50强,位于其后的是澳大利亚(6所大学)和印度(6所大学),以及德国(5所)、韩国(5所)和美国(4所)。2019-10-25 09:04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为大科学装置研究提供“利器”

中日科学家成功“捕捉”迄今宇宙最高能量的伽玛射线——能量高达450TeV(万亿电子伏特),比此前已知的75TeV的最高能量高出5倍以上。2019-10-25 09:04

“雪龙2”号首次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10月24日,“雪龙2”号驶过赤道时,考察队员排成数字“36”图案队形,以此告别北半球,继续向南极挺进。10月24日,“雪龙2”号驶过赤道时,考察队员举行拔河比赛,以此告别北半球,继续向南极挺进。2019-10-25 09:01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要有真实可见的案例

人工智能正与各行各业产生碰撞,给每个行业带来变革,进而带来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帕斯卡·福亚已经把人工智能用到人脑研究上。2019-10-25 08:06

雄厚的基础研究需要更尖端的人才

作为主题报告的另外一名报告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谈的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科博会是我国首个以科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9-10-25 08:03

重塑网络“交规”,要给键盘侠亮红灯

近日,两个跟网络暴力相关的话题上了热搜。我们已经看到网络暴力生成的清晰路径:网络事件缘起之初,往往只是看似无害的感性表达,这种表达一旦过度情绪化,并经过迅速传播累积叠加,很容易变为极端化网络暴力。2019-10-25 08:02

2030年后奠定无线智能基石 全球首份6G白皮书写了啥

高分辨率的传感成像、可穿戴显示器、超高速的无线网络将使实时捕捉、传输和渲染3D图像的远程全息成为现实。奥卢大学“6G旗舰计划”负责人马蒂·拉特瓦霍在白皮书发布声明中表示,6G的根本是数据,无线网络采集、处理、传输和消耗数据的方式将推动6G的发展。2019-10-25 07:19

他们手中的无人机 要从世界纪录飞向现实应用

近日,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学生,收到了国际航空联合会颁发的新世界纪录认证函。让人意外和惊喜的是,这群纪录的创造者,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冯如书院和北京学院的大一、大二本科生,刚迈入校门,就创下世界纪录。2019-10-24 09:54

为大科学装置研究提供“利器”

中日科学家成功“捕捉”迄今宇宙最高能量的伽玛射线——能量高达450TeV(万亿电子伏特),比此前已知的75TeV的最高能量高出5倍以上。2019-10-24 09:48

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10年禁渔还不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仅依靠实行禁渔期制度、禁渔区和专项捕捞许可证,并不能完全实现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还要治理生了“病”的长江生态环境。2019-10-24 09:44

翁敦贤: 解译建筑工程“地质密码”

初秋时节,从空中俯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主体建筑仿佛两只回首相望的凤凰,展翅欲飞。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场地的勘察工作,堪称翁敦贤的力作之一。2019-10-24 09:43

从长城站到罗斯海新站——中国前35次南极考察回眸

“雪龙”号在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冰上卸货(2018年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10月22日,“雪龙2”号航行在太平洋上。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10月22日,“雪龙2”号航行在太平洋上。2019-10-24 09:39

不变中有变 量子振荡新规律类似俄罗斯套娃

所谓量子振荡,指的是固体材料的某个物理量,由于量子效应而表现出的振荡现象,常见的是磁电阻随着磁场的变化而发生的振荡。此后,科学家又发现了AB效应,这是对应电子干涉行为的量子效应,其量子振荡表现为随磁场呈周期性变化。2019-10-24 09:32

“迷你人脑”或有意识 能感受疼痛

他们指出,一些研究类器官的科学家有可能越过道德界线,无意间让他们制造出的生物组织变得有意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学家阿诺德·克里格斯坦认为,这些大脑类器官还没有发育到可以被认为具有意识的程度。2019-10-24 09:28

吃得太咸,当心患上痴呆症

英国《自然》杂志2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确认了食盐摄入与小鼠认知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强调,此次喂食小鼠的高盐饮食,其实超过了已报告的最高人类摄盐量(每日4克—5克推荐量的3倍—5倍)。2019-10-24 09:24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 南京超级算力中心揭牌

22日,由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的南京超级算力中心,在南京举行的GNTC 2019全球网络技术大会上揭牌。“人工智能有三大要素,算法、大数据和算力,算法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独门诀窍,大数据也有特定的来源,而算力则是许多行业用户的瓶颈。2019-10-23 09:55

大城市养老服务要有所创新

10月21日,第五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妥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服务需求,将是中国中长期内面临的巨大挑战。大城市养老服务发展与创新是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关心的重点话题。2019-10-23 09:53

定期运动有助预防慢性疾病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科学家在多项研究中证明了运动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定期运动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并确保移植成功。”  研究还证实,移植患者也能从运动训练中受益,这在动物研究中尤其明显,即使进行心脏移植,也可以减少移植后血管损伤的发生。2019-10-23 09:45

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公开测产

这是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衡南基地测产现场(10月21日摄)。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公开测产  工作人员在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衡南基地测产现场称重(10月21日摄)。2019-10-23 09:32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