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数据安全隔离技术为用户解决了哪些痛点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9-01-02 15:38
来源: 东北新闻网
2019-01-02 15: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众所周知,当前源代码防泄密领域普遍采用DSA数据安全隔离技术。在技术与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整个源代码防泄密市场展现出持续的活力。正如同其它行业一样,优胜劣汰是不二法则。那么,针对源代码防泄密,DSA技术解决了用户那些痛点?

事实上,在DSA数据安全隔离技术出现之前,源代码防泄密市场就一直存在,但迟迟没有发展起来。主要由于传统的文档加密以及沙盒防泄密等技术手段,核心原理上都依赖于对进程进行一系列安全策略设定(比如:加/解密或访问控制)。在处理源代码类数据时不能满足用户的关键需求---安全、稳定:

1)加密软件以及沙盒防泄密软件安全强度不够,易破解,网络上持续出现大量实质性破解/漏洞内容,安全软件自身安全性不高导致防泄密形同虚设,安全价值大幅缩水;

2)源代码类数据比较特殊,进程众多且相互调用关系复杂,传统技术又必须依赖进程进行频繁加/解密,导致文件损坏、编译失败、蓝屏、卡、慢等现象时有发生;

3)必须逐一为每一个相关进程配置策略,一旦开发平台、开发工具等开发环境发生变化,这些策略必须随即调整,导致安装实施以及售后维护工作都非常繁琐;

与传统的文档加密以及沙盒防泄密等技术不同,DSA数据安全隔离核心在于采用多重安全隔离技术,通过构建源代码类数据存储、流转、使用的安全区与安全区域,涵盖整个终端、网络与存储。整个源代码防泄密过程完全不依赖进程也不对代码自身进行处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解决了源代码防泄密用户的痛点。

显然,传统的技术无论是文档透明加密还是所谓的沙盒防泄密,都没有认识到源代码防泄密需求的特殊性:代码开发环境复杂、代码文件进程众多且相互调用关系复杂、代码开发人员破解安全软件能力较强。毋庸置疑,考虑用户特征、聚焦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才是最佳的源代码防泄密解决之道。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