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国艺术报》报道了酷狗音乐“传统地方戏曲的数据库建设及数字化传播”工程,入选首届“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励计划”的消息,并就酷狗音乐在传统戏曲传播方面的成绩做了如下评价:酷狗音乐全方位利用互联网技术拉近传统文化与网友间的距离,这种拉近,一方面开启了传统戏曲文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让传统戏曲文化通过互联网汲取了全新的生命力,从以往单方面的普及宣传,转变为网友们的自发参与。从触网到入网、从输血到造血,传统戏曲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让人们看到了它身上的可塑性,也打开了传统戏曲活态传承的良好局面。
据报道中介绍,自2015年起,酷狗音乐启动该项工程,联合广东粤剧院等机构,将10余种地方戏曲进行建档数字化,涉198位大师、10137个曲目,运用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地方戏曲的呈现方式。同时,酷狗音乐结合平台各方资源,打造地方戏曲全媒体传播范式,加强地方戏曲的数字化传播与营销。
在酷狗音乐App上的“戏曲专区”栏目,用户可以通过数字专辑、经典剧目直播、知识科普文章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传统戏曲,一些专业乐评人和80后90后戏曲爱好者还会以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视角撰写评论、赏析,让广大受众更容易接受戏曲文化,至今,酷狗音乐“戏曲专区”的日播放总量已超过10万。
酷狗音乐启动该项工程,其实正是发现了传统戏曲传播发展的小趋势。所谓小趋势,是指一小部分人,在我们大多数人视野之外,正在凝结成的共识、正在采取的行动方式、正在进入的生活处境。而传统戏曲的小趋势就是年轻人正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当下亟需的是一个可以为年轻人提供全方位了解传统戏曲的平台。
在众多剧种里,粤剧的“触网”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由此看到酷狗音乐在推动传统戏曲发展上的细化措施,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积极借助新技术扩大影响力,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吸引一批年轻票友,这些措施为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酷狗音乐从2016年推出全国首张粤剧付费数字专辑《嘉韵·丽音》开始,旗下的酷狗直播还积极与各地院团开展合作,在2017年策划的“隽永非遗季”活动中,以经典剧目直播、非遗音乐会等形式,最终创造了线上总观看人次380万的成绩;2018年酷狗音乐“粤剧经典名曲K歌大赛”,获得653首参赛作品,以好玩的形式带动网友深度参与;之后推出的非遗大师课,邀请各类传统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登陆酷狗直播,其中第一场由粤剧大师倪惠英主讲,吸引了近16万网友同时在线围观。
从可听、可看、可玩,再到直播间与大师实时互动,酷狗音乐为粤剧传播提供的方式始终在升级优化,这与当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热情密切相关。实际上这也颠覆了人们的固有认识,传统戏曲并非不合时宜,年轻人也并非一味追逐流行文化,而是经典的文化产物与新新人类之间缺少桥梁。正如同酷狗粤剧直播,观众在观看经典剧目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相应的字幕,解决许多人“听不懂”的困扰,尽最大可能让观众“无障碍”、“零门槛”地欣赏。而当越来越多人关注传统戏曲,也需要进一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因此邀请非遗大师登陆直播间为大众传道解惑,培养更多资深票友。酷狗音乐利用自身的互联网技术属性,拉近传统文化与网友间的距离,不仅担当了引路人的关键角色,同时也展现了平台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