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磁场强在科学精神

在武汉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彭涛教授15年只干一件事——绕线:他穿着从头封到脚的白色防护服,戴防毒面具,两只手套浸泡在黏糊糊的树脂里,在绕线机边上凝视。彭涛和左华坤这样的工业人才,不难走出高校拿高薪,在别的科研岗位也容易拿更多横向课题和经费,但他们没想着跳槽。

强磁场强在科学精神

来源: 科技日报
2019-01-15 09: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极强磁场,只有真正的科学家造得出。

在武汉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彭涛教授15年只干一件事——绕线:他穿着从头封到脚的白色防护服,戴防毒面具,两只手套浸泡在黏糊糊的树脂里,在绕线机边上凝视。机器一圈圈绕线。彭涛要确保纤维的绝对均匀。他手拿着木柄,不时按一按刚缠紧的纤维,保证平整。

绕一个线圈耗时可以长达3个月,但彭涛说他并不觉得枯燥。“线圈就像我的孩子。我关心我加工的每一个线圈,希望它完好无损。”责任心让他的线圈寿命超越美国同类产品近1倍。

左华坤工程师从硕士期间开始钻研样品和测量,迄今8年多。他每天在显微镜下耐心雕刻和加工样品杆,两手插进生物实验室里常见的手套箱,屏住呼吸在微米尺度上调整和安装器件。正常3个多小时的活儿,用手套箱得10个小时。重复20多次,1个月完成1件是很常见的。几微米的线用导电胶水和涂料固定,不是老手,压缩空间很难极致。

彭涛和左华坤这样的工业人才,不难走出高校拿高薪,在别的科研岗位也容易拿更多横向课题和经费,但他们没想着跳槽。彭涛说:“这份工作已经让我衣食无忧。要那么多钱做什么?研制的磁体可以实现更高的参数,满足更多的科学需求,做到世界最好,我觉得更有意思。”——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风度。

好几位科学家表示,他们加班是很平常的。王俊峰研究员说:“国际同类机构一般半年审一次申请,处理慢。我们常年接收申请,一周内就能响应,两周后就告诉申请者是否可以实验。美国一般同时开两个科学实验站,我们开7到8个。”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几年内赶超国际一流,全靠科研人的敬业和勤奋。武汉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大科学装置,要有一群专精一技的人才来支撑。(记者 高博)

(高博)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