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将打造成中国首个人工智能总部基地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9-01-21 09:29
来源: 东北新闻网
2019-01-21 0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深圳市罗湖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据统计,本次大会共收到代表建议104件,其中由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罗湖区人大代表向隽提出的《关于打造中国人工智能总部基地,全面提升罗湖未来竞争力的建议》,被罗湖人大常委会列入今年的一号重点建议案。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异常迅猛,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和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17年两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国家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响应广东省政府号召和要求,深圳编制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抢先部署构筑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先发优势。

当前,深圳正步入“多中心”发展时代,除了罗湖、福田,南山、龙岗、龙华等区域相继崛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发祥地和深圳最早建成区,罗湖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新兴产业发展动力稍显不足,但这不代表罗湖就此退居二线。时下主流观点一致认为,罗湖城市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前提是要顺应城市发展需求,在文化、经济、科技、民生等领域永葆可持续竞争力,尤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临之际,更要加快创新步伐顺势突围。

鉴于此,在刚刚闭幕的罗湖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向隽等人大代表提出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在罗湖“打造中国人工智能总部基地”,全面提升罗湖未来竞争力的建议,就显得尤为可贵和迫切。“今年是罗湖建区40周年,区域创新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向隽表示,罗湖打造“中国人工智能总部基地”具有前瞻性战略意义,有助于罗湖打赢“产业翻身战”,再造一个万亿新产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至少10万人以上,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那么,如何打造罗湖“人工智能总部基地”新名片?向隽在建议案中提出,应加速出台《罗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利用5年时间将罗湖打造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总部基地,培育10个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100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10年内达到万亿产值规模。除此之外,设立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扶持基金,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投入,成立罗湖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制定 “AI罗湖”城市形象宣传规划,举办全国性、世界性人工智能大会等举措也被重点提及。

可以看到,面对罗湖早期规划缺失、空间紧缺导致的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等困境,罗湖直面问题、毫不回避。2018年罗湖区在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启动“找短板、补欠账、惠民生”行动计划,未来,罗湖将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使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罗湖创新驱动新引擎,吸引优秀企业入驻和人才落地,打造成为中国首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总部基地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