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资源禀赋”,闪银类产品破坏性创新搅活行业生态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9-01-25 11:22
来源: 东北新闻网
2019-01-25 11: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过去的几年里,金融科技行业在全球涌现,包括支付,跨境汇款,在线贷款,银行保险和证券资产管理。经过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当今技术手段的持续推进下,这个仍处于蓝海的创新产业为许多具有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带来了碰撞和整合的新机遇。2019年胡润中国新金融50强榜单中,银联商务在惠普金融、大数据等新金融领域的卓越表现,为金融行业向新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国内外在日益严峻的新形势下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金融科技产业始终能够利用自身优势迅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得益于其“资源禀赋”的先生特点,即创新型金融科技的自然优势。金融科技企业具有相对成熟的行业原始经验和技术优势。众所周知,科技公司在数据收集与分析、产品设计和运营方面具有“天然力量”,也是目前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同时有助于加快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建设。除了科技企业的助力,在大型金融科技体系中还有许多龙头企业依靠互联网巨头。其中,大量积累的消费者流量和数据源也是一份庞大的价值资产,这同样属于金融科技业务领域的自然优势。这种“资源禀赋”的存在,使金融科技公司在产品运行上更有效率,同时更加迎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在客户组织、营销、风控、客户服务等环节上排除障碍。

金融科技时代的红利尚足,很多企业已经从概念迈向了更具体的落地业务,比如为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赋能,闪银就是其中发展较为迅猛的一例,超过80家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借力闪银与千万用户达成交易。从幕后到台前,闪银即将为更多企业所知,或将成为金融科技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也是金融服务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