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银: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闪银B2B2C助力数字化金融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9-01-25 13:28
来源: 东北新闻网
2019-01-25 13: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20日对拼多多来说是一个劫难日,由于拼多多平台自身存在的重大BUG,引发了一场属于“羊毛党”的狂欢。拼多多平台直到1月20日中午10:00左右才正式修复了这个100元优惠券的BUG,而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将近10个小时,拼多多的资产损失或达上千万。

这其实并非是首次出现类似事件,早在2018年的元旦期间,腾讯视频就因后台数据出现了异常引发一次“全面薅羊毛”大战,直接导致资产损失超过了5000万元。科技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但同时也为不法团伙留下了漏洞,企业与不法团伙之间的攻防战正是科技的交锋。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如果想要更好的应对犯罪分子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手段的话就离不开对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依赖。

近年来,尽管金融市场一变再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金融服务却始终是热点。无论是百度、腾讯科技、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大佬还是以闪银为代表的独角兽金融平台,大家都在将焦点转移向科学技术输出。

闪银并不是互联网的龙头公司,相较于在2018年才宣布在B端发力的互联网大佬来说,闪银自成立之初就凭借着独特的B2B2C商业模式在金融科技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截至2018年,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8亿,但真正被纳入传统金融机构信用评估体系的用户却没有超过4亿人,剩下的4亿多人由于自身的信用记录并没有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纳入信用评估体系而无法从银行那儿获得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闪银在一开始,便瞄准了这一片用户群体。

海量的互联网用户信息和强有力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以及机器学习技术为闪银实现了人工智能信用评估体系的可能。在经过5年多的发展之后,闪银更是能够帮助与闪银对接合作的金融机构在秒内实现用户信用体系快速精准的评估决策。

传统信贷评估所采用的是人海战术,效率低下甚至信用评测结果不准,不仅使得用户无法获得便利的金融服务,更是拉开了金融机构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闪银通过给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匹配相应金融机构与潜在用户,并促成交易,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综合效率,实现了新时代的数字化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