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如何逆势而行?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9-01-31 10:27
来源: 东北新闻网
2019-01-31 10: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8年,对不少企业来说,寒冷的不只是天气,还有市场的“资本寒冬”。经济遇冷,很多企业纷纷开启了“捂钱过冬”模式,“寒潮”在各行各业中蔓延开来。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所谓经济下行的“寒冬”,换个角度来看,便是行业洗牌,正如大浪淘沙一样,它会逐渐筛去各个行业虚浮的泡沫,让真正的王者“浮出水面”。

尽管不少互联网企业相继陷入困局,整体市场低迷,但也不乏“逆势”而上的企业正迈向“暖春。众所周知,互联网平台相关产业内,C端市场由于入场壁垒较低,已经早早的聚集了众多玩家。而B端市场由于业务场景多元化更复杂,仍存有一段待填补的增长空间。

壁垒虽高,但壁垒之上仍有市场

从智慧停车行业来看,以ETCP为例,纵观其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就能看出当下资本市场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据相关数据显示,ETCP去年B端业务全年停车场增加2500多家,截至到2018年底全国停车场拥有7500多家,其长幅达到了50%,目前还在不断扩张中。由此可见,在大经济条件下,市场业务壁垒尽管存在,但是壁垒之上的市场,仍然有登陆的机会。

抓住用户,等于抓住机遇

互联网应用C端市场,目前已经是一片红海,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路虽然很难,但是并不是没有可能。据了解,ETCP目前拥有2600万注册用户,相比2017年增长了160%,覆盖车辆超1亿辆次,全国占比高达50%,体量已经是同行业的1.5倍,用户增长可见一斑。

在C端用户方面,无论是用户接触频率还是从支付频率看,停车的频次都远高于其他汽车后市场细分行业,ETCP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针对C端用户推出了一系列停车优化举措,形成了用户出行决策闭环,取得了亮眼的市场成绩。同时这也说明,在用户为王的今天,抓住用户痛点,就是抓住了业务的星辰大海。

能否在多种环境下站稳脚跟,产品模式是关键

在“互联网+停车”领域,竞争企业约有一百来家,可谓争奇斗艳。据了解,ETCP在2018年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的开放平台,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全国26个省市,同时率先提出了城市级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并且该城市级平台已经上线,目前已与成都、珠海等多个大型城市达成合作。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发展推出的无人值守,签约率也位居市场前列。从不同维度,对传统停车行业的成本结构、服务体系和运营效率进行重构。在大市场中寻找小的切入口进行改造,利用做小,做深、做重、做闭环的方式,才找到了现在适合行业发展的产品模式。可见,想要屹立不倒,寻找到适合的产品模式是关键。

资本寒冬之下,只有根据市场情况对业务的深层次调整,才是御寒之根本。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不少领域内仍有增长的机会。“穹顶骤下”逆势增长就是最好的说明,而这也无疑给目前亟需信心的市场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