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清晨,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运用车间,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正在低温的列车内对列车卧具进行整理。1月22日,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运用车间,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在低温下对车辆的车门扶手进行巡查、擦拭。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来源: 新华网
2019-02-12 09: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清晨,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运用车间,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正在低温的列车内对列车卧具进行整理。当日呼和浩特最低温度达-15摄氏度。

每年春运,铁路工作人员或是穿梭在人群中,或是坚守在小站里,或是坚守在列车上……他们坚守在一线,用“默默坚守”保障着每一位旅客的回家路。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团聚。但对于铁路人来说,与家人团聚只能搁浅。他们在不同的工种岗位上,以不同的工作形式和服务内容,用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悄无声息的成为春运路上的“别样风景”,他们以坚守的方式成全着万家团圆。(王伟摄)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运用车间,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在低温下清除列车注水口位置的结冰。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列车安全员高燕敏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90后”女孩高燕敏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K89/90(呼和浩特至北京)次列车第三包乘组的列车安全员。从小喜爱火车的她,2012年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呼和浩特铁路局工作。高燕敏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维护列车和旅客的安全,检查旅客行李中的违规物品、巡查列车上的消防器材状况、门窗的锁闭情况、配合乘警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等。“每一趟快速列车旅程结束后,我们也就忙碌起来。”高燕敏从早上8点列车入库后开始,一直至晚上21时列车准备出发,13个小时坚守在列车上。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运用车间,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在低温下对车辆的车门扶手进行巡查、擦拭。

冬季的呼和浩特寒冷、干燥,列车内的温度最低时将近-20℃。因为车辆入库检修,整个车辆将会关好门窗并断电……看似在遮风挡雨的车内,但冰冻得像“冷柜”一样的工作环境,干起活来并不轻松。而高燕敏一干就是7年。 “按照规定,守车过程中工作人员严禁出库,这13个小时里,我需要进行每两小时一次的全列巡视。74个车门、180扇车窗的锁闭情况,暖气管、洁具柜、车门翻板等隐蔽部位,必须一一检查。这样才能保障旅客乘车安全,给旅客创造干净、安全的旅行环境”,高燕敏说。今年是高燕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七年来她巡查列车走过的路程超过9000公里,相当于新疆乌鲁木齐至海南海口一个来回的距离,没有出现过一次工作失误。高燕敏的默默付出也赢得了乘客和同事们的认可,曾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优秀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等称号。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呼和浩特火车站,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在低温下疏导旅客上车。结束近13小时的“守车”工作后,高燕敏在当日21时47分继续随列车出发前往北京,在夜间行驶的近10小时内,她还要继续承担列车每两小时一次的安全巡查工作,直至列车到达目的地。

在春运中,铁路人的每一份坚守都看似简单,其种种的背后,都隐藏着各种感人的故事,一张张回家的车票,一趟趟疾驶的列车,都饱含着铁路护航者的温度。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呼和浩特火车站,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在结束了一天的“守车”工作后整理着装,准备开始夜间的安全巡查工作。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运用车间,K89/90次列车安全员高燕敏在低温下对车辆的消防装置进行检查。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呼和浩特开往北京的K89/90次列车上,列车安全员高燕敏与乘警长王荣峰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结束近13小时的“守车”工作后,高燕敏在当日21时47分继续随列车出发前往北京,在夜间行驶的近10小时内,她还要继续承担列车每两小时一次的安全巡查工作,直至列车到达目的地。

春运面孔:低温下的列车“守车人”

1月22日,呼和浩特,列车安全员高燕敏在低温下清除车窗的冰霜。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