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校园”获点赞,重庆九龙坡用一个钉钉抓起全区教育数字化

来源:消费日报    2019-02-19 14:29
来源: 消费日报
2019-02-19 14: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8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我国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2018年11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府全面布局智慧城市的背景下,九龙坡区教委引进阿里钉钉,两个月便推广到全区所有学校,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2.0落地。

教委用钉钉,办公少跑路

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会议通知、出差审批、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全区常规执行情况汇总等工作完成时间长的问题。

以干部学习出差请假为例,要准备相关资料,找到相关科室负责人、相关领导完成一大串签字,常常需要跑几趟才能完成审批。

九龙坡区教委通过认真调研,引进“钉钉”智能移动办公平台,作为行政管理、学校行政管理、日常办公和沟通的统一平台,并率先在钉钉上实现行政审批、会议管理、知识管理等办公场景,取得一定成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让员工感受到简单快捷的办公体验。

钉钉实现了九龙坡区教育系统的统一组织架构,把教育系统连成一个整体,实现各行政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和所有学校的融合,领导干部和普通管理人员的融合,教育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和家校沟通系统的融合。

钉钉还是一个历史记录的大平台,依托钉盘所有的日常工作记录、相关办公资料得以保存,定期梳理,建成教育系统的行政管理档案库、师生成长记录库、教学资源库、领导科学决策的数据库。

  (利用钉盘沉淀办公文档信息)

教育用钉钉,建立教学大平台

在全区学校推行阿里钉钉,九龙坡区教委希望为区域实现教育信息化2.0提供解决方案。对教育信息化1.0的“三通两平台”,九龙坡区已完成高速宽带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部分完成网络空间人人通。区教委希望引进阿里钉钉,解决网络空间人人通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同时,基于钉钉及其教育行业应用,建立起“两平台”中管理平台的基础,并融入学习管理、干部管理、财务管理等行业板块,引入教育资源,依托钉钉实现“管理平台+资源平台”的教育大平台。

目前,九龙坡区教委正在教育信息化1.0的基础上,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2.0。区教育技装中心表示,一是通过强化基础建设,启动城域网建设、校园网改造、云平台、数据服务中心、智慧校园示范校、创新实验室、安全系统等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上把教育信息化之路铺平,教师进入学校,可以享受高速的网络、优质的班班通、完整的服务系统,实现学校、教学、领导、家校沟通的智慧环境,师生可以放心的工作、学习,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九龙坡区内重庆铁路中学,在钉钉基础上实现“管理平台+资源平台”)

二是深入推动教育改革,九龙坡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将智慧管理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环节融合体系、创新实验体系、教育技术竞赛体系、阅读与检测体系融合引进到钉钉上来,改变过往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学习交流、学校管理和家校沟通的方式。

区教育技装中心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模式,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环境,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融合,才是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组织用钉钉,一个入口搞定办公

现在,九龙坡区正快速推进阿里钉钉在校园内的基础建设。比如解决进出校门的安全问题,以及校园场所的身份识别问题,比如学习、生活、图书借阅、进出宿舍等;通过日常办公和行政管理在线化,既分清职责,讲究效率,促进沟通和联系,将校长、教师、家长、学生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在线记录、保存。家校沟通中,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日常表现结合起来;以及最终通过引入教育资源,实现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改革。

  (铁路中学用钉钉整合办公及教学相关应用)

“阿里钉钉这个产品,潜力无穷,未来一定会是一个大平台,钉钉的开放性、融合性以及包容性非常好,这就意味着好的东西都可以搭载其上。”区教育技装中心说。

阿里钉钉不仅具备众多功能,而且以其平台的开放性,真正实现一个入口解决所有问题,将教师从各类应用和社交软件中解脱出来,专注于课堂教学、家校沟通上。

区教育技装中心表示,阿里钉钉的部署正有力助推九龙坡区教育信息化2.0的快速落地,而随着其功能的不断深入,也必将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