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公元”这个带有独特寓意的名字,出现在被誉为民营经济摇篮的东海之滨。正如其名,公元始终以蓬勃向上之姿,不断刷新人们对制造业的认知。
从手工作坊到上市企业,从本土经营到辐射全球…三十五年的发展之路,是公元人不断致力于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砥砺前行之路。任时光流转变迁,公元不改执著、坚定的步伐,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公元之路。
谈到创业历程,公元创始人张建均坦言,那时候只有几名雇用工人,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没有管理团队,只好单枪匹马上阵;没有专利技术,只能先模仿借鉴;而他自己既是公元的总经理,也是总工程师。
随着公元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的不断开拓以及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的匮乏成了公司当时难以逾越的鸿沟。张建均几经周折,多番寻访,最终请到了公元发展史上第一位兼职总工程师徐学成。有了早期的技术支持,就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从创业之初的洗衣机零配件,到塑料夹、茶杯、茶具,再到塑料管道的开发和生产实践,公元稳抓机遇,不断更新技术、创新科技、加快业务步伐。坚持产学研合作,通过大力开展技术革新,优化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逐步研发生产出多款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准的管件产品。
截止2018年底,全集团累计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近500项,国外授权发明专利1项。专利技术覆盖80%的产品和工艺技术。起草国家或行业标准40余项,是行业内起草标准最多的企业。
自2003年 “浙江永高塑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市级)”的建立到2013年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获准成立。十年的岁月沉淀,造就了公元科技研发能力的快速跃迁。
公元先后投资建立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永高研究院;组建了一直由博士、硕士、中高级技术人才为骨干的强大研发团队;同时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多地分工合作一体化的研发体系;最终确立了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引进吸收消化的三位一体多模式创新战略。目前,公司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实验室(CNAS认可)等创新平台,研发实力雄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科技创新这条雄关漫道上,公元将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用技术创新平台续航未来发展,公元人也将用35年的坚持、坚守和坚定,践行不朽的世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