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春季贺岁档口碑与票房双项飘红,离不开强大的视效制作。而那些震撼人心的视效场景则离不开拥有高可用度、高性价比的,具备高效图像渲染能力的视频渲染服务器。
《流浪地球》反响热烈
2月17日12:30,上映13天的《流浪地球》 票房达到36.51亿元,成功追赶上《红海行动》,排在了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名,仅次于《战狼2》。截止小安发稿实时综合票房已经达到40.52亿。
除了票房优秀,《流浪地球》的口碑更是在激烈的春节贺岁档中遥遥领先,豆瓣评分7.9分,超过了86%的科幻片以及88%的灾难片。这部国产硬核科幻影片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好莱坞报道者》、《纽约时报》、《Flicks》、《福布斯》、《Sciencefiction》、《The Verge》、《News 18》等争相报道,热度居高不下。
《流浪地球》的良心特效
作为总投资3亿多,由7000个工作人员耗时4年打造出来的国产硬核科幻,《流浪地球》可谓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填补了国产电影类型片的空白。所谓硬科幻,是指经过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为了能更好更“真实”的展现那些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景象”,科幻电影会选择运用大量的视觉特效镜头。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视效镜头达到4000个,最后缩减到2200个,这一数量已经超过了部分常规电影全片的镜头量。加之其中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甚至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如上海地区的冰封景象就是用了全CG镜头,将上海砌入冰墙等等。
2200个视效镜头需要多大的工作量呢?
普通效果的渲染1帧需要半个小时,一部电影的渲染时间往往高达数万小时,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制作特效的全球顶级特效公司之一——维塔数码,在参与制作好莱坞巨作《阿凡达》的视效镜头时,动用了占地10,000平方英尺的服务器群:4,000台服务器,包含35,000个核心。单机渲染一帧的平均时间为2小时,160分钟的影片, 整体渲染时间需要2880000小时,相当于一台服务器要工作328年!
视效镜头背后的强大计算力
视觉效果渲染是影片、影视剧制作从模型生成3D场景的阶段。不仅需要高性能的GPU显卡实现图形加速及实时渲染,更需要大量的计算、大量稳定的存储容量。较大规模的视效制作公司自己内部有渲染农场,几百台服务器同时运作,每个机器的配置至少是双路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家族,搭配64G内存。
安擎视频渲染服务器:EG630G-G20
2U双路机架式GPU服务器。标准配置:双路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64G运行内存以及64T存储空间;可最大支持2块专业图形卡或GPU计算加速卡;标准配置万兆网络端口,可选升级25G/40G/56G/100G等多种高速网络。可根据客户需求选配升级。
安擎视频渲染服务器具备图形渲染能力,可实现在线图形渲染处理,高可用度、高性价比,能够帮助视效公司缩短制作周期,提高视效制作效率。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安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