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刘延云携7个提案上两会 聚焦餐饮业食品安全和信息化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3-07 14:5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3-07 14: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激发“脱贫攻坚”民企参与积极性

民营企业是国家扶贫大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是民营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更好地激发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积极性,刘延云于《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的提案》中提出两方面建议:

一、在政策支持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政府各级各部门从政策层面,进一步为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民营企业给予更优惠的政策,通过政策吸引、政策支持、政策导向,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事业。

二、在服务企业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帮助参与扶贫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对参与扶贫的民营企业,各级政府扶持力度应该更大,打造政府企业共同体,让这些企业在当地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大,让企业参与扶贫的信心更加坚定。

多管并举振兴农村经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入快车道,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在当下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刘延云在《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提案》建议要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孵化出更多的乡村企业家群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带动农民增收多、管理规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鲜明产业特色合作社倾斜。

在贵州实施扶贫工作的一年中,刘延云发现农民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偏于老化,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同度较低且新型职业农民尚未形成规模。他提交《关于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的提案》,建议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的劳动者自愿从事农业产业;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财政方面的支持,建立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统筹用于培育全过程各环节支出;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如探索推行“学校+农户+基地+公司”产业联动培训等教育培训模式。

|<<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