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仅有的会“制作乐器”的鹦鹉在澳可能面临绝迹

也正因如此,有人把棕榈凤头鹦鹉比喻成鸟类中的林戈·斯塔尔,形容它们的表演像这位甲壳虫乐队鼓手的表演一样精彩。海因松说,雄性棕榈凤头鹦鹉通常会在求偶时“击鼓”,针对18只雄性鹦鹉的研究显示,它们各自的演奏风格自成一体,互不相同。

世界上仅有的会“制作乐器”的鹦鹉在澳可能面临绝迹

来源:新华网    2019-03-10 18:07
来源: 新华网
2019-03-10 18: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堪培拉3月10日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如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世界上仅有的会“制作乐器”的鹦鹉——棕榈凤头鹦鹉可能面临在该国绝迹。

棕榈凤头鹦鹉体长半米有余,羽毛大多为黑色,脸颊处为红色,头顶有羽冠,并有着很大的黑色喙,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近日报道,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等原因,这种独特的大鸟在澳大利亚的数量正急剧减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罗伯特·海因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棕榈凤头鹦鹉。他介绍说,这种鹦鹉是世界上仅有的能够自己制作、使用乐器的鸟类,它们会折断树枝,剥掉树皮,把它弄到大约30厘米长,然后用爪抓住树枝,拍打自己的巢穴边缘,而且这种鹦鹉的节奏感很强,能够敲击出不同节奏的“乐曲”。

也正因如此,有人把棕榈凤头鹦鹉比喻成鸟类中的林戈·斯塔尔,形容它们的表演像这位甲壳虫乐队鼓手的表演一样精彩。

海因松说,雄性棕榈凤头鹦鹉通常会在求偶时“击鼓”,针对18只雄性鹦鹉的研究显示,它们各自的演奏风格自成一体,互不相同。

棕榈凤头鹦鹉“击鼓”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谜。不过,由于这种鹦鹉会在大型树洞中筑巢,有人认为雌性鹦鹉或许能够通过敲击树洞的声音,判断巢穴是否结实。

澳大利亚的棕榈凤头鹦鹉主要栖息在昆士兰州的林地中。研究显示,它们的数量正急剧下降,估计整个澳大利亚仅剩2000至3000只。“数量下降特别快,我们非常担心……如果现在不做些什么的话,再有几十年,我们可能会达到无法回头的地步。”海因松说。

海因松把棕榈凤头鹦鹉减少的原因归结为采矿导致的栖息地缩小以及这种鸟的低繁殖率。雌鸟每两年产卵一枚,但是很多时候鸟蛋并没有孵出幼鸟。

棕榈凤头鹦鹉在澳大利亚的动物保护名录中现仍归为“易危”类。海因松表示,他们目前正在整理数据,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其分类改为“濒危”。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