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算力:数据共享推动完善信用社会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网    2019-03-14 16:44
来源: 中国网
2019-03-14 16: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征信体系将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目前央行征信中心已将大型银行、部分中小银行及个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数据纳入征信系统,互联网金融机构未来也将纳入征信系统。对此,信用算力表示,数据共享或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大数据风控能力,在内外部共同力量的推动下,完善信用社会体系建设。

目前我们的征信体系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政府这只手主要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的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接入了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还有2600多万户的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的信用信息。目前每天查询这个系统的有555万人次个人信用报告,30万人次的企业信用报告。

而在市场驱动的征信业务上,目前已经有125家企业征信机构,还有97家信用评级机构,这些机构80%以上都是民营资本投资兴办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是我国首个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机构,目前已经签约接入了600多家机构的信用信息,今年1月份已经正式推出了个人信用报告等3项征信服务产品,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海量丰富的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而数据共享有利于打破之前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更好的发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信用算力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决策引擎系统——信用算力Fin-Cloud信贷云系统实现对不同类型机构的异构数据源间数据归一、特征挖掘、指标计算,支持对不同客群的标准化产品特征源和指标集推荐,极大降低机构在基础数据准备、特征筛选和指标计算上的时间成本,实现一键式指标管理,满足产品样本数据导入、指标规则配置、策略实验分流、模型预跑等复杂风控规则管理需求。

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单位,信用算力期待通过科技的力量,快速发现大数据价值,为建设信用社会体系提供底层数据支持。信用算力力图打破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对称问题,完善金融信用,降低个人及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门槛,提供多层次、专业化的信用产品及服务,推动全行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与信用成果共享共用,赋能信用体系及信用社会建设。

(中国网)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