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出行:驱动精细化运营 做好必修课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3-15 13:1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3-15 13: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共享单车须精细运营》指出,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理念,提升运行效率、改善消费体验,是共享单车企业的必修课。作为共享单车赛道上的领跑者,哈啰出行在通过科技和精细化运维为用户提供安全、规范和有序服务的同时,也在凭借禁停区、信用体系等直接或间接手段引导用户文明用车。

哈啰出行成立之初就明确了”长久发展依赖运营效率”的思路,坚持以智能技术驱动精细化运营。通过不断升级硬件、优化算法,哈啰出行已实现了线下运维的可视化,将运维工作人员从冗余低效的机械重复的工作中抽离。

“哈啰出行经历了近年成熟深入的精细化运营,我们愈发深刻意识到,相比四轮交通工具在城市路权、道路承载力方面的突出问题,两轮出行的发展反而后劲更强,在三线以下城市尤其如此。”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表示,通过企业自身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与创新发展,哈啰正不断丰富旗下出行产品与业务服务,覆盖社会民众日常需求的同时,助力城市交通智慧出行。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轨道交通现有20条地铁线可覆盖的每日用户数在1000万人次左右,而共享单车的每日骑行频次就达300余万人次,数字不可小觑。而在一些国内的小型城市,从出行企业提供的数据看,一辆单车每天能够被骑行的机会甚至可达18个人次之多。

共享单车想要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需要加强与其他出行模式的融合,需要深度了解市民出行规律,也就是说精细化运营过程中”最后一公里”出行数据不可或缺。反推之,利用共享单车骑行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市民出行轨迹,可以为城市慢行交通规划评估、改造提供数据支撑,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事实上,随行业动态变化的不仅有更深耕精细化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还包括肩负城市治理重任的监管主体。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认为,政府对行业的监管要从过去的审慎包容转变为包容审慎。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已有34座城市出台了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对共享单车企业开展考评以及总星限制,实现企业单车份额精细、动态管理。

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发布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被称为‘服务业2025’, 旨在推动服务业智能化、互联网化、文化化和平台化,其关键就是进行制度改革和监管模式创新。”作为城市出行距离终端的毛细血管,高频刚需的共享单车正逐步丰富国内慢行交通体系。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