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洗护机亮相AWE 格力让你穿出自信

“烘”干必然离不开对温度的控制,然而温度太低达不到想要的烘干效果,温度太高则会对衣服的纤维组织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市面上现有热泵型干衣机的烘干温度大约在60-70℃,而格力热泵式洗护机最低可实现37℃烘干,接近人体温度范围,可将温度对衣物的损伤降到最低。

“硬核”洗护机亮相AWE 格力让你穿出自信

来源: 新华网
2019-03-19 11: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月,春意渐浓。随着气温的回升,又到了换衣的热潮。厚厚的冬衣要洗洗挂起来了,有型的衬衣也该熨一熨了——想想就有些头疼啊,但皱巴巴的衣服要是不打理也太难看了。不过,在今年的家博会上,格力电器发布了一款带有核心科技的洗护机,可以解决你的烦恼。

接下来的“干货”你一定要仔细看,格力洗涤领域的三大技术为你展示“技术改变生活”!

  热泵烘干技术,37℃低温烘干不伤衣

格力热泵洗护机采用颠覆式热泵烘干技术,最低可实现37℃烘干不伤衣,保护好衣服。

“烘”干必然离不开对温度的控制,然而温度太低达不到想要的烘干效果,温度太高则会对衣服的纤维组织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目前,市面上现有洗衣机对衣物的烘干方式主要包括热风烘干、空气冷凝式烘干,但这两种方式皆有其不足,比如热风烘干效率低,烘干时间长,且往往不能充分均匀烘干衣物;而空气冷凝式烘干则因烘干温度高,无法保护娇贵衣物。

相比以上两种,格力热泵洗护机采用100%自主研发的为柔烘定制双转子变频压缩机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低频转矩控制技术,

烘干温度更低,面料包容性更强,也更加节能省电。

市面上现有热泵型干衣机的烘干温度大约在60-70℃,而格力热泵式洗护机最低可实现37℃烘干,接近人体温度范围,可将温度对衣物的损伤降到最低。

不过,烘干温度低不意味着烘干时间加长,据格力研发人员介绍冷凝式干衣需持续对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与筒内湿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冷空气被带出并在水冷凝后排出;而格力热泵烘干技术则采用了双转子变频压缩机,通过类似空调制热的原理,使冷媒与空气的热交换来实现干湿转换,无需持续加热电加热元件和通过水流冷凝空气。因此,格力热泵洗护机烘干1kg的衣物只需半小时,比一般的洗干机要节省15分钟时间。”实验显示,冷凝式烘干耗电0.581kWh/kg,而格力热泵烘干技术仅需0.261kWh/kg,其相对于普通的洗干机,要节能50%以上,大大降低洗护成本。

创新360°抗皱技术,即干即穿免熨烫

解决了衣服清洗带来的“伤衣”烦恼,想要穿出自信的我们还有一个烦恼——新洗的衣服免不了出现褶皱,熨烫费时费力,实在难打理。

格力热泵洗护机的抗皱技术在洗涤过程采用独特的漂平技术,使衣物在水中悬浮,柔缓水流充分抚平皱褶;到了烘干步骤,它设置了黄金比例的滚筒节拍,让衣服在超大内筒中均匀受风,“自由自在、随风起舞”;最后它通过全维沐风技术、仿真设计,让热风在筒内沿着最佳轨迹移动,全方位穿透衣服,抚平褶皱。

经这种360°的抗皱技术处理后,衣物表面平整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上达到直接穿着的水平。此外,衣服纤维也被唤醒,可以展现蓬松柔软状态,舒适度也大大提高。

创新分子级护理技术,焕衣质感显大美

解决了衣物清洗、烘干、除皱的问题,终于可以穿着美美的衣服出门逛街了,与三两好友约顿烧烤、火锅,最是惬意不过了。然而,约会过后,只怕是全世界都知道了你晚饭吃的什么了——因为衣服沾染的食物气味早已“出卖”了你。刚穿了一天的新衣服总舍不得再扔回洗衣机,就算洗衣机受得了,衣服“受不了”啊!别担心,格力热泵洗护机的分子级护理技术可以帮你。

一般来说,衣服每经水洗一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洗涤剂也可能洗掉衣服原本“亮丽”的色彩。格力的分子级护理技术运用高温水蒸气不断接触衣物,软化衣物的纤维组织,同时加速附着在衣物上的异味分子扩散到桶内空气中;接着,带异味的空气在循环风机的带动下,进入内置水幕结构的风道内,在水幕的作用下,异味分子溶解在水内,并随水流一起排出筒外;最后,洁净后的干净空气循环进入筒内再次带走异味,从而达到衣物去除异味的目的。因此分子级护理技术无需水洗就可达到与洗涤相当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衣物折旧率,且全程不需要添加洗涤剂,不存在洗涤剂残留,这既是呵护‘娇贵’衣物,也是对用户健康的一种爱护。”

洗衣新时代,要不要为你的宝贝衣服换个健康温柔的洗护方式呢?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