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互联召开伙伴大会 探索新型电子政务专业发展之道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3-21 17:0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3-21 17: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15日,致远互联2019春季伙伴大会在重庆顺利召开。政务事业部作为致远互联公司级独立事业部(以下简称“致远政务”)于3月16日举办了以“行业专业发展,协力合创共赢”为主题的政务业务专场。

本次专场会议上,致远政务全面回顾了2018年“一体两翼”战略下取得的成果与收获,展望了2019年电子政务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同时重磅发布了新一代更贴近政府办公需求创新的“G6+”平台级产品和一系列综合解决方案;揭晓了SPSS分层经营生态策略,携手数百家合作伙伴畅谈新型电子政务发展道路,共绘美好蓝图。

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建设时代已然来临

在“协同共生·赋能数字化升级”致远互联全国伙伴大会上,致远互联副总裁、政务事业部总经理宋建成认为,随着信息安全、技术自主可控上升至国家级战略,党政军及众多行业进入全面国产化建设阶段;未来已来,随着国家组织机构新一轮改革基本完成、军民融合建设持续深入,党政军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基础软件厂商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致远政务已从科研、政策、技术三大方面抢先布局国产化应用市场,基于对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深刻理解,推出了党政机关应用整体建设方案,实现了从基础软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全面国产化,在满足政府“办文、办会、办事”等核心业务需求的同时,具有国产环境高适配调优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政务

活动现场,致远政务邀请了工信部电子政务云平台国家标准工作组秘书长石友康嘉宾现场讲解当前电子政务技术产业与应用发展态势。

石友康专家指出,社会服务领域掌握云平台就是掌握行业信息化应用生态系统话语权,多数企业以低成本切入政务云市场,抢占数据资源。随着政务云市场发展壮大,对性能、安全、高并发等技术要求不断提升,整体行业面临新一轮变化,拥有自主核心软件产品及具体专业化IT服务能力的厂商优势凸显。

目前,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第一要务是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必须采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党政云安全审查、政府外网IPv6升级改造、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府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等专项将成为电子政务的建设重点。

“巩固 融合 安全 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会上,致远政务研发中心总经理杨佰元发布了新一代“G6+”平台化产品体系、跨系统互联互通与信息交换平台OCIP及智慧党建、综合扶贫、行政审批、智慧人大、智慧园区、电子签章、档案管理等创新解决方案。

“G6+”完美继承了致远政务原G6平台在电子公文、督察督办、会议管理等政务通用业务原有优势,进一步优化了公文展示、公文效能、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功能,强化了安全特性,遵守国家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标准,安全集成了第三方应用软件,全面实现了国产化软硬件适配。同时,OCIP支持开放协同互联平台接入,灵活整合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的信息、文档、数据的畅通交换,彻底扭转困扰电子政务发展的“互联网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三大难题。

同时,大会上致远政务针对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发布了智慧党建、综合扶贫、行政审批、智慧人大、智慧园区、电子签章、档案管理等系列“互联网+政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赋能伙伴 共赢政务信息化市场春天

会上,政务事业部业务推进部总经理赵鼐发布了SPSS分层经营生态策略,从战略生态、产品生态、商业生态三个维度为伙伴提供更专业立体的服务支持体系。

今年,致远政务计划部署五大支持服务中心(东北中心、华北中心、华东中心、西部中心、华南中心),与致远互联各地分公司机构一起为广大伙伴和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力争与合作伙伴携手,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更多价值。

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致远政务建立的合作伙伴生态链已成为国内电子政务行业覆盖区域最全、发展最快的行业生态之一。2019年,电子政务市场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致远政务将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利用最先进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更细化的政策支持、更完善的支撑体系,与合作伙伴在新型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中把握机遇,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致远政务聚合广大生态合作伙伴一起,用自主可控技术不断创新,助推政府现代化治理与公共服务,共筑信息化强国梦!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