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全视角解析之二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3-28 15:41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3-28 15: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观察国家近年来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纲领性文件会发现,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轨迹和创新探索与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政策导向有诸多“不谋而合”,这既反映了平台运营机构深入领会、遵循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取向和方针政策、优化自身发展方向的主动作为,也是他们前瞻科技创新大势、志在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价值写照。

构建开放式线上服务平台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把握开放式、网络化、非线性创新范式的新特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展开放式创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平台的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线上服务系统都采用了开放式构架设计,实现了技术成果、人才信息和技术需求自由录入、优选推介,平台线上体系在应用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发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供求开放互动、外部服务资源自由入驻,业务智能对接、服务智能配套、流程规范监管。在服务内容上,明显加大了自助服务、智能服务、便捷服务和公益服务比重。平台通过“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形式有效打通科技与经济的梗阻,以线上注册和数据导流集聚海量技术需求数据,以智能辅助和开放架构吸引众多技术专家、科技人员等进行技术需求线上交易对接。平台的服务模式创新降低了用户业务成本,简化了服务程序,拓宽了服务渠道,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平台内外资源交互活跃,平台的资源聚合引力和供需对接效能大大增强。

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创新要素,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活动。”科技部《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技术交易市场和服务机构。”

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不仅要有需求响应迅捷、服务功能强大、资源辐射广阔的线上服务系统,也需要有项目执行和承载能力强的线下专业团队和高水平专家团队为依托。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自上线运行起,就制定了线上线下建设并重的发展策略,组建了行业规模领先的技术转移经纪人专业团队和3000+覆盖广阔行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团队,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特别是通过线下专业团队的精心培育,在需求精准挖掘、定制化服务、延伸服务、后续保障、项目落地、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形成了独到专业服务优势。

打造创新全链条专业服务平台

《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科技服务机构的跨领域融合、跨区域合作,以市场化方式整合现有科技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发展全链条的科技服务。”“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提升面向创新全链条的服务能力。”科技部《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形成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加快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鼓励各类中介机构为技术转移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技术评价等专业服务。”

技术转移服务是一个复杂配套的系统工程,从技术的输出到承接,包括技术筛选、技术评价、技术完善、知识产权、商业策划、技术推广、供需对接、合作洽谈、完成签约、实施保障,以及后续的市场开发、项目孵化、延伸服务等一系列复杂环节。打造覆盖创新完整链条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有助于技术转移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周期、加速转化、拓展价值。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是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升级的明确战略目标。平台从创建初期的以技术推广和转让对接为主起步,通过不断的系统升级和业务拓展,目前已发展为主要服务领域覆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大数据开发、技术评价、平台建设、高新认证,同时服务功能和资源辐射向技术开发、项目孵化、市场开发、人才引进、科技金融、专业培训、会展服务等科技创新广阔领域拓展,向打造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的框架体系迈进。

布局技术转移国际网络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加速技术转移载体全球化布局。加快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协作和信息对接平台,在技术引进、技术孵化、消化吸收、技术输出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对全球技术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对接,创新合作机制,形成技术双向转移通道。”

技术转移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国界的科技服务领域,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汇聚全球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能力成正比。近年来,平台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开辟多种渠道吸纳、聚合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布局技术转移国际合作网络,目前已与韩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德国、芬兰等国家的技术转移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美国设立了技术转移分支机构,携手开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是世界著名技术转移公司德国史太白中国区主要合作伙伴,拥有世界各国10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合作点资源,成为北京市政府认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近年来平台利用国际合作网络聚合海外高端技术成果8000多项,近几年先后为企业对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20余项。如为北大荒集团引进匈牙利土壤改良剂、安阳方圆研磨材料引进日本抛光粉技术、普阳钢铁引进韩国浦项高锰钢技术等。

加强创新服务体系高新技术应用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以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类机构通过技术交易市场等渠道发布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深度挖掘。”科技部《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展技术搜索、技术评估、技术定价、技术预测等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对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平台的线上服务系统功能拓展和效率提升。平台斥重资打造了线上平台自主研发团队。技术团队围绕便捷服务、智能服务、自助服务、共享服务、高效服务等系统创新目标取向,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自主研发了数据碎片化技术、专利数据分析方法、关系型数据库迁移方法、图像识别及检索、机器学习、关联词库拆分、智能标引、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研发成果应用在供求对接、成果展示、查新检索、技术咨询、知产分析、流程跟踪、智能推送、政策查询、工具辅助等多个服务模块,并不断在功能拓展、界面友好、便捷辅助、智能工具等多个方面改善用户体验,技术创新共申请60余项专利,获26项专利授权、30项软件著作权。通过持续的平台技术创新,也培育出一支有较强独立研发实力、有承载大型平台建设项目能力的线上技术开发团队。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