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造能“应势而生,汉能为建筑师提供新思路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3-29 14:17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3-29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建筑师是社会的观察者,他们静静地观察人群与时代的变化,敏锐地捕捉最前沿的理念与思想,以呈现更高品质的建筑成果。当前绿色建筑的创新和推行方兴未艾,因为建筑本来就应当是绿色的,应当于环境中获得均衡与美。

(汉能集团办公大楼) 

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深耕多年的汉能,凭借行业先发优势,相继推出汉瓦、汉墙等薄膜太阳能绿色建筑建材产品,为建筑师提供了具有颠覆性、安全性、审美趣味的科技建材与解决方案,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从“节能”到“造能”,颠覆传统建筑节能理念

为满足绿色建筑标准,建筑师在方案设计及建材选择时,大多考虑的是节水、节能、降耗等问题,但这也仅仅局限在“节”这个环节。

汉能汉瓦、汉墙则另辟蹊径,用“造能”颠覆“节能”。通常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理念核心是节能,是在消耗与依赖传统能源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节约;而汉能的汉瓦、汉墙则创新性地将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与屋面瓦及建筑幕墙相结合,实现能源的自己自足,让建筑从消耗能源转型为创造能源。

(汉瓦应用案例) 

极限环境仍保安全稳定

汉瓦、汉墙相较于传统建筑建材产品,尚属于新物种。对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筑师难免会有疑虑。数据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据测算,汉瓦在最高湿度达到85%、气温零下40度到零上85度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承压效果也异常显著,即便被一辆行驶着的1.5吨家用轿车碾压,汉瓦依然能够毫发无损。汉墙则可抗12级台风,能够适应零下40℃到零上85℃的大温差耐热抗冻考验。以上数据表明,相比于传统琉璃瓦及普通墙体,汉瓦与汉墙在安全性及稳定性方面都更具优势。

赋予建筑可感知的皮肤

汉能薄膜太阳能芯片具有轻、薄、柔多种优势,接收阳光就可以完成“光电转换”,像皮肤一样“呼吸”,赋予建筑以温度与情感。汉瓦既传承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之美,又满足了现代建筑的整体性和审美设计需求;汉墙形态多样,拥有不同花纹、多种色彩,能展现多种建筑肌理,匹配全球主流不同建筑风格。汉瓦、汉墙为建筑师的思想与审美提供了表达与发挥空间,帮他们实现对建筑美学的追求,打造更现代更绿色的生态建筑,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案例。

(汉墙应用案例)

为帮助建筑师进一步理解薄膜太阳能技术与产品,4月4日,汉能主办的“建筑造能创新科技论坛”,将首次深入探讨“建筑造能”发展趋势,为建筑师们带来关于绿色建筑的思想碰撞与灵感。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