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工作频段不同,这黑洞不是我的菜

给黑洞拍照的“相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也正在“刷屏”。“亚毫米波属于射电波段中最短的部分,理论上望远镜口径越大、接收波长越短,其分辨率越高,因此,采用亚毫米波段观测也是出于提升分辨率的考量。

FAST:工作频段不同,这黑洞不是我的菜

来源:科技日报    2019-04-12 06:33
来源: 科技日报
2019-04-12 06: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0日,黑洞首张照片问世。

给黑洞拍照的“相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也正在“刷屏”。EHT是由位于南极、智利(2台)、墨西哥、美国夏威夷(2台)、美国亚利桑那州、西班牙的8台亚毫米射电望远镜组成,科学家通过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将这8台望远镜组网成口径等同于地球直径的超级虚拟望远镜。

基于光干涉的VLBI技术让射电望远镜突破了地域限制,即便天南海北也能同步行动。但为何我国备受关注的FAST“天眼”射电望远镜没有参与到观测黑洞的行列之中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作频段不同。”1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射电波即无线电波,频谱很宽,其波长范围约为10μm—30000m。FAST的工作频段为70MHz—3GHz,接收的波长最短为分米级,而本次观测的亚毫米波波长在1mm以下。由此可见,即便同为射电望远镜,FAST与EHT接收的波段也没有交集。

“亚毫米波属于射电波段中最短的部分,理论上望远镜口径越大、接收波长越短,其分辨率越高,因此,采用亚毫米波段观测也是出于提升分辨率的考量。”苟利军说。

我国也有亚毫米波望远镜,为何也无缘此次黑洞观测?“我国青海德林哈的13.7米望远镜和西藏的CCOSMA望远镜不具备VLBI联网功能,即便可以联网,地理位置的原因也会导致同步观测无法实现。”苟利军进一步表示,“联网望远镜须在观测时段均能够接收到黑洞的信号,即‘正对’黑洞,而我们的两个望远镜正好位于灵敏度非常高的智利ALMA阵列的背面位置。”(实习记者 于紫月)

(于紫月)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