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6年累计投入超18亿元

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发布会。据悉,针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中科院布局了1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支撑“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6年累计投入超18亿元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原创稿    2019-04-19 10:57
2019-04-19 10: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李依环)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发布会上介绍,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6年来,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与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近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包括1500多名科学和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

2018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倡议并联合40多个国家、地区的科教机构和国际组织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正式成立,这是首个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由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组成的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是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及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

白春礼指出,ANSO理事会日前进一步明确了联盟的愿景和使命定位,希望将联盟打造成为在推动、组织和开展科技创新、科研能力建设和实质性活动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近期,联盟秘书处协调首批37家成员单位,协商达成了《2019-2020年ANSO行动方案》,包括设立奖项和奖学金、搭建专题联盟和联合开展培训项目等。

据悉,中科院目前已在非洲、南美和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创建了9个海外科教中心,正在筹建第10个。“海外科教中心成为相关各方开展国际合作的平台,吸引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帮助所在国解决了很多困扰他们多年的民生问题,也提高了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白春礼说。

据悉,针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中科院布局了1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支撑“绿色丝绸之路”建设。2018年设立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该专项团队近期完成了相关研究报告,并于今日正式出版。

此外,在加强科技成果在沿线国家的落地应用方面,中科院设立了“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联合院内外百余家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同时建立了曼谷创新合作中心。

(李依环)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