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是穿越百年的夙愿,是走向深蓝的远航。航空母舰接续下水,新型战舰批量入列,转型建设硕果累累,海上维权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国海防建设史上,海军的阵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威武雄壮。70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新时代崭新征程气壮山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在战火中诞生,在发展中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逐步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
4月23日,中关村军民融合(青龙桥)创新创业基地展厅内航母甲板上承载着的基地在科技军民融合领域的成果、模式和服务等亮点工作也在这日首次“亮相”。
4月23日,由中关村军民融合信息装备产业促进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协办的“自主可控数字集成电路高峰论坛”在中关村军民融合(青龙桥)创新创业基地盛大举行。集成电路是军民融合战略的主战场,在军事上主要应用于武器智能化和信息战,在民用方面主要体现在消费电子设备、网络基建和车用电子领域。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缺芯少魂”,自主可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各方资源,梳理自主可控数字集成电路发展路径,促进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一体化国防体系在纵深专业领域深度融合。
户忠琳调研员
吴维副处长
刘爱民主任
本次论坛,由中关村军民融合信息装备产业促进会秘书长蒙洋主持,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军民融合处户忠琳调研员,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吴维副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刘爱民主任、慈林林副主任、何小穆副主任以及专委会其它专家、来自集成电路领域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金融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的代表等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伊始,户忠琳调研员、吴维副处长、刘爱民主任分别作大会致。
倪光南院士作大会主题分享
开源芯片模式对于我国打破芯片市场垄断、实现芯片自主可控和增强芯片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做本次论坛大会主题演讲。倪院士表示: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应当依托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加大芯片业自主创新力度,营造完善的生态系统,发展自主可控的开源芯片,推动中国在开源芯片的技术、社区和产业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强大支撑。此外,倪院士对于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聚焦纵深领域、专业领域的协同创新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会议现场
会议期间,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土军工集团、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就芯片技术与发展以及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度交流。前沿、落地的分享内容赢得现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路演现场
论坛下午聚焦“自主可控”,邀请100多位来自自主可控集成电路领域的学者、专家、投资机构等开展自主可控精品应用项目路演,六大自主可控精品项目轮番上阵,就技术、市场等和现场专家、投资机构进行深度交流。本次路演目的在于为投资方和项目方提供一个对接平台,推动自主可控集成电路的发展。
核心技术创新是要务,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突破核心技术。本次论坛,立足自主可控集成电路,结合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聚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产业创新点,探索自主可控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路径,为推动一体化国防体系在纵深专业领域深度融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