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公司谁将率先成为世界级软件平台企业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4-25 15:15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4-25 1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现在,市场“风口”形成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如果一味追逐“风口”,可能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某些大数据厂商疲于“追风”,从大数据到AI再到区块链,然后又重回大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不忘初心”显得尤为重要。

永洪科技成立之时,大数据的热潮还没有大规模兴起。而在AI的浪潮到来之前,永洪科技已经在做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储备,比如,数据的统计分析、关联和预测等自然而然会用到一些AI技术。“我们的定位始终没有改变,就是围绕数据基础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何春涛表示,“我们所做的AI并不是图像识别,而是聚焦在如何更好地发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帮助客户更好地优化其业务。比如,我们通过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AI,帮助一家库存达30亿元的制造行业用户将库存减少了5%。”

在永洪科技用户大会2018上,永洪科技提出了一个新理念——I+Industry。其中的“I”代表AI、BI和Intelligence,即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AI、BI技术,助力广大行业客户实现智能企业,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PLUS(Productivity-提升生产力、Leadership-建立行业领导地位、User Centric-以用户为中心、Success-实现商业成功)是基本的保障。将智能化与行业应用相结合,这才是AI落地的正确方向。

很多云基础架构厂商都将AI作为其云平台的一种必备能力。在何春涛眼中,无论是BI还是AI,它们都是一种数据技术。永洪科技在其技术栈中不断吸纳、引入这些新技术,同时还要兼顾应用栈。永洪科技不会将AI作为一个产品单独进行销售。

众所周知,AI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在国外应用已经有几十年,只不过因为相关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储备到达了一定阶段,AI可以更加充分地释放自身的能量。中国客户的情况有一些特殊,大多数企业正在经历从传统粗放式的经管模式向精细化的模式转变,同时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以前企业可能没有注意到或者说也不需要像BI、AI这样的数字化工具,而现在则迫切需要或者说必须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和工具才能顺利实现业务转型。何春涛表示,中国许多行业的头部客户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非常积极地使用AI技术。

根深才能蒂固

有核心技术更能走的踏实

【大道至简,核心技术帮助业务人员轻松进行数据分析。】

新技术不断涌现,数据量迅猛增长,企业的IT基础架构越来越复杂,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一直高高在上。因此,简化数据分析,让人人都成为数据科学家更具现实意义。“人们之所以感觉应用越来越复杂,主要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越来越多。以前,企业只要使用内部的数据做分析即可,但是现在必须打通企业内外部的数据,这导致DT平台越来越复杂。”何春涛指出,“以前,只有专业的IT人员在使用数据分析平台。现在,我们要赋能企业的业务人员,让他们也能快速上手进行数据分析,这才是简化的真谛。”

现在,企业上云是大趋势,数据分析在云上进行也是必然。在云方面,永洪科技拥有像腾讯云、京东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这样的合作伙伴。数据分析的需求也是企业上云的一个重要牵引力。“目前,数据分析主要集中在私有云环境中,在混合云环境中的应用还不普遍。”何春涛表示,“我们的产品对云有比较好的支持,在上一个产品版本中已经具备了弹性计算的能力。另外,我们也与公有云服务商保持着良好合作,比如可以支持在腾讯云上进行数据分析。”

考虑到成本、带宽、延迟等问题,许多在边缘侧产生的数据根本没办法传回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不对数据进行及时处理,那么数据价值会极速衰减。因此,在边缘侧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物联网、工业4.0场景中。目前,永洪科技已经在与一些边缘计算厂商合作。

2018年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BIS)出台了一份针对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其中就包括可视化、自动分析算法、上下文感知计算在内的数据分析技术。这再次给我们提了个醒,对于中国广大用户来说,选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否更踏实?对于中国厂商来讲,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否更稳健?永洪科技产品拥有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通信、云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展现等多项国际技术专利。何春涛表示,永洪科技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并适当结合开源。

“永洪科技通过深入整合企业内部及外部数据,并通过AI等进行优化,可以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大数据中央银行。企业可以从这个数据央行中实时获取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第三方电商用户画像及评价等各种数据,并根据这些可视化的数据图表来制定相应的决策。”何春涛正为满足日益丰富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持续奔跑着。

春华秋实

早已播下了国际化的种子

【所说的无心插柳,其实都是水到渠成。】

“永洪科技国际化布局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早在2012年公司成立之初的产品原型Yonghong Z-Suite就同时提供了中文、日文、英文版本。这些年来,包括东芝、家乐福、美的、华为、海尔、腾讯这些客户都在海外获得了很好应用。”何春涛如此表示。位于香港的公司于2018年成立是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里程碑,既是一个起点,又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领趋势者赢未来。抓住了“BI产品的用户客群由IT人员转变为业务人员,由业务人员进行自助式分析”的客户需求,永洪科技以敏捷BI起家,专注于为企业提供高效可靠又简单易用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早已成为领军的一站式大数据分析平台服务商。

基于众多客户在海外的成功应用,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也积极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倡导的“推动大数据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号召,永洪科技于2017年正式组建海外业务架构。从功能到模板再到方案,永洪科技夯实了供海外用户所需要的全部技术。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