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助阵能源改革,薄膜太阳能生产火爆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4-26 16:55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4-26 16: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山西新闻联播报道,在同煤集团大昶移动能源产业园内,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车间里,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在满负荷工作,为客户赶制订单。

大昶移动能源产业园是由同煤集团、市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汉能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是同煤集团实施能源革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是大同深化改革、主动求新的战略重点项目。

汉能的创始人李河君一直把“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当做自己的信条,大昶移动能源产业园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车间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带着他的信念,助力中国新能源发展。

汉能的世界最大民营水利发电站

30多年来,李河君带领汉能不断突破自我,从水电站,到薄膜太阳能发电站,再到移动能源,再到万物发电,汉能迅猛发展的清洁能源科技让人类看到未来能源的无限可能。

1994年,全国工厂、高楼拔地而起,用电紧缺已经为社会问题,全国各地开始兴建小发电厂。李河君用早前经商积累的资金,收购了第一座小水电站。

从那时起,李河君便和同伴出现在全国各地,不断兴建购买小水电站。当时,清洁能源被视为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标准之一,接触清洁能源后,李河君产生了“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的信念。

对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来讲,信念一起,便是一生执念。

2002年,李河君带领汉能员工在海拔2000米的金沙江畔建设金安桥水电站,那是一段被无数人嘲讽的经历。

金安桥水电站比胡佛大坝还要大三分之一,建设高峰期,每天需要砸下1000万元人民币,没有人相信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

李河君和汉能的员工们在2000米高原上的“一锹土又一锹土”的干,8年时间,他们经历了截流、洪水、断贷等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直到2011年,总装机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正式发电。滔滔金沙江水成为了汉能的“印钞机”。高峰时,水电站每天能给汉能带来1000多万收入。

汉能成就世界级薄膜发电企业

建成后的金安桥水电站像一台印钞机,每天的净现金流超过1000万元,年年都有几十亿。李河君完全可以躺着把钱赚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2006年,李河君当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后,他发现很多企业都在做光伏。两三年间,太阳能发电成本从3–4元钱降到了5毛钱,这让李河君看到了清洁能源发展的未来。

2009年,李河君宣布汉能要进军光伏领域。初期投资100亿,他几乎赌上了自己的所有身家。

李河君的身边,几乎所有声音都在反对,因为李河君选择了太阳能薄膜发电领域。当时,晶硅如日中天,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而薄膜发电的未来还看不清楚。

面对质疑,李河君坚持自己的看法。耗能少、柔性好,弱光效应好,且转化率上限高,未来应用场景有无限的可能,他再次拍板,确定了汉能前进的道路。

2012–2014年,汉能先后并购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Global Solar Energy、Alta Devices四家薄膜太阳能企业。一系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连续跨国并购,让汉能掌握了全球最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

除此之外,汉能还先后在北京、四川、江苏、美国硅谷、德国、瑞典等地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形成全球联动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起全球协同创制。

李河君的进取精神改变了汉能的命运,致使汉能成为了薄膜太阳能发电领域的霸主,而李河君则是霸主上的指导者,在关键的时刻为汉能指明了方向。

用科技敲开未来能源之路

李河君相信自己带领汉能,能够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他的信心,源自汉能强大的创新能力与技术优势。

在薄膜太阳能领域内,汉能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汉能只能刷新自己原先创下的纪录。在汉能总部,有一面近50米长的专利墙,墙面挂都是专利认证书。截至2018年12月31日,汉能累计专利申请10200件。

今年3月,iF设计奖召开,汉能的汉瓦、汉包等产品从全球50多个国家的637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一项金奖、三项设计奖。

iF设计奖,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奖,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

其中,汉瓦单玻三曲瓦拿下代表最高荣誉的iF金奖,汉瓦单玻筒瓦、汉包商旅背包和汉包时尚背包男款获得iF设计奖,引起了业界轰动。

汉能通过不断创新,让薄膜太阳能产品不断更新。在汉能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汉能的汉瓦、汉墙、汉路、汉纸、汉包、汉伞为代表的应用产品取得重大突破。

未来将是一个“移动能源时代”,太阳能发电终将代替电网,让人类实现真正的能源自由。

李河君看到了未来,他的信念、坚持、远见、创新,诠释了中国企业家精神,并为未来的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