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蒙智慧停车:智慧停车增强居民获得感

来源:燕赵晚报    2019-05-06 11:08
来源: 燕赵晚报
2019-05-06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中国正大步跨入智慧城市管理模式,用数字方案建立一个更宜居的城市的理念,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反之,那些大包大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城市,必将遭遇新一轮洗牌。

“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更有效率的事,是智慧城市的应有之义。”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长向隽表示,城市资源紧缺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一道难题,比如拥堵就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停车位供需失衡也在间接加剧这一矛盾,从长远来看,建设智慧停车系统,构建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是现实需求,也是时代选择。

业界普遍认为,未来的智慧城市要真正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让政府的决策更聪明、更准确、更科学,另一个是让城市使用者对城市的感知更高效、更便捷,生活更幸福。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新公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中,将市民体验的权重从原来的20%提高到了40%,意在增强城市居民的切身获得感,进而推动智慧城市健康、向好发展。

目前,中国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占了全世界一半以上,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城市在最底层基础设施的智慧化管理方面仍然十分欠缺,而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才是城市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也是建设智慧城市最大的动力来源。今天,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远远跟不上交通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停车设施不足,渐渐演变成交通拥堵的一大阻碍,据统计,司机在大城市中心区域平均要花费20分钟寻找停车位,占当地流通量的10%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停车应用无疑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向隽看来,智慧停车可以填补停车位不足、利用率不高和交通拥堵几大短板,对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特别是当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等“新基建”流行开来,“AI+停车”无疑将推动城市智能管理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所以说,城市交通大脑建设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只能水到渠成,而科技正在加速这一切美好未来的发生,停车的商业效益也将更多地向后市场转移。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