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系列研修课程——“小微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与风险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浙江杭州开课,信用算力多名员工参加本次研修课程,并赴网商银行参访学习。
网商银行作为中国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之一,长期聚焦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根据网商银行对外公布的2018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网商银行已为全国1500万小微企业提供经营性贷款,服务小微企业占全国小微企业数量的1/6,成为我国服务小微企业最多的一家银行。
在参访学习中,信用算力团队了解到,网商银行所有业务均依靠实时决策系统和海量数据完成,服务1500万家小微企业,每笔贷款成本只有2.3元,不良率一直控制在1%左右。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从远低于市场平均不良率的水平来看,网商银行除了天然具备的流量优势外,业务经营也离不开高水平的决策分析系统与风险控制模型做支撑。
据网商银行拟任副行长冯亮介绍到,在业务经营实现阶段性成功时,网商银行决定启动“凡星计划”,初步向行业开放所有能力和技术,共享“310模式”,让科技赋予小微金融更多想象空间。
这种共建行业和赋能生态的战略思路与信用算力不谋而合。自2015年成立以来,信用算力布局消费信贷精准营销平台,对接海量借贷需求用户与优质金融机构借贷产品,实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4500万,累计撮合借款金额突破500亿元的亮眼成绩。
在“连接”服务取得一定突破后,2018年9月28日,信用算力全面启动品牌升级计划,正式部署“人工智能”+“信用”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将企业信用服务作为公司赋能创新金融的起点。其中第一步,就是共建互联网开放生态,赋能创新金融引擎建设,面向行业所有合作金融机构,开放流量能力、数据能力、平台能力。
原因无他,信用算力在获取和服务千万级别精准用户后,积累了大量市场投放、流量运营的宝贵经验;同时,在过去四年与1000多家金融机构深度合作中,信用算力整合了40多家数据源,积累了10000多风险维度数据和千万级贷后数据表现。这些构成信用算力在流量、数据以及自身平台运营方面的优势,也为信用算力向行业输出流量能力、数据能力、平台能力提供基础,让信用算力有信心赋能行业生态成员,有信心与合作伙伴寻求多元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全面、更开放的创新金融生态圈。
在流量开放服务中,信用算力将强大的用户数据和信息获取能力、海量用户以接口对接形式开放给金融机构,提升合作机构的服务效率和业务营收。具体来说,信用算力将在贷前模块提供精准营销引流服务、授信评估服务,在贷后模块提供用户增值、风险预警及资产管理服务。
在数据服务中,信用算力数据平台将科技能力和数据能力开放给金融机构,通过API方式在平台内提供科技组件和联合建模。具体来说,信用算力将在数据整合、多维因子、聚类反欺诈、信用分建模四个方面,助力合作机构高效部署金融风控系统和流程。
不管是流量服务还是数据和平台服务,信用算力始终没有脱离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战略。面向海量用户提供信用借贷推荐服务,以及面向企业提供信用评级与修复服务,都是信用算力开发更多符合普惠金融要求的新产品、新服务的体现,也是信用算力为个人及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用支持这一发展使命的体现。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