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益用十年时间,画出寻找失踪儿童的中国样本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19-05-16 09:34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19-05-16 09: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万个家庭承受着孩子失踪的煎熬,找回概率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被拐十年的“小耗子”(化名),终于找到了。“小耗子”被拐时才3岁,十年中孩子成长过程中容貌变化巨大,寻找孩子的难度与日俱增!就在家人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在警方和腾讯“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帮助下,“小耗子”终于被找到了!

5月3日晚,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报道了这一历时十年的寻亲案件,以及在其背后提供AI技术支持的腾讯团队和故事,展现了腾讯在AI+公益事业上的不断创新与投入。

  高效地“寻找失散儿童”

在广州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腾讯透露:寻找失踪儿童最宝贵往往是黄金72小时,如果家人需要单独去每个平台进行注册发布,则会大大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如果有丢失儿童已经找回,但某些平台并未获得消息,寻人启事依旧挂在网上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腾讯的“公益寻人链”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使得寻人效率大大增高。

2012年12月至17年3月底,腾讯寻人团队先后共发布走失人口案例1444个,最终成功找回437个,平均找回率为30%。通过互联网社交化传播,为那些失散家庭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连接公益机构、打破信息壁垒

公益机构的不相通是另一个找回孩子的阻力。腾讯将区块链方案应用到公益,用区块链技术将连接各大公益平台,打破各大平台各自独立而形成的信息壁垒。利用其成熟的平台层模型“共享账本”,构建了“公益寻人链”。

如今只需在一家平台完成发布,在其中任何一家平台上有了寻人线索的更新,其他平台也会被实时同步。区块链技术将信息的发布渠道连接在一起,让原来“各自为政”的公益组织联动起来,实现1+1>2,携手帮助家人早日找到失踪的宝贝。

高科技助力“找到你”

随着人脸识别算法的不断迭代优化,腾讯海量数据检索能力的精准度已超过99.99%,毫秒级时间内便可完成千万级人脸检索,大大提高了走失人口匹配的精准度和速度,为警方寻人减轻压力,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帮助更多家庭团聚。

AI技术的创新应用,让警方过往大海捞针式的人力摸排成为过去式。

未来,腾讯区块链也将更好地发挥企业与机构间的公开,透明,相互信任的连接器作用,期待技术为社会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改变。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