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腾讯50000员工倾尽所有,试图用一根黄瓜证明科技善良!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5-16 10:00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5-16 1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9年4月3号,联合国人居署与腾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主题研讨会。腾讯首席探索官 David Wallerstein (网大为)发表演讲,其实在2018年腾讯WE大会上他就曾率先提出,腾讯将打造“会救命的AI”并利用AI技术解决地球级挑战。

近日,在阿联酋AI大会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集团市场与全球品牌主席刘胜义介绍了一个“腾讯种黄瓜”的项目。腾讯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UR)主办的国际人工智能温室种植大赛中,腾讯AI Lab与农业专家组成的iGrow队,在产量及资源利用率中以总分第二名种出“AI黄瓜”,产量是人类农业专家的5倍以上。

在2019年5月16日,广州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腾讯创始人陈一丹再次高举“科技向善”和“中国样本”的概念。

为什么腾讯会如此纠结于AI技术要善良?答案其实在“一根黄瓜”里面。

AI 将改变农业,未来人类无需担心粮食

在用人工智能技术种植黄瓜的过程中,腾讯团队构建了一个农业人工智能系统,让其根据热量、通风和二氧化碳水平等因素来优化种植策略,比如温室温度、种植密度、灌溉施肥。

最后的实际种植结果表明,腾讯的人工智能所达到的种植水平相当于具有十年种植经验的人类种植者。这样的系统也能够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从而降低相关农业生产的成本和人力需求。未来腾讯将继续与瓦赫宁恩大学合作探索“AI for Food”的应用,希望将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应用于更多食物生产种植场景,实现用更少资源生产更多优质食物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渐渗入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土壤探测、病虫害防护、产量预测、播种耕作采摘等环节上,人工智能同机器人相结合,可以极大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量。

  人工智能与能源/气候的火花碰撞

腾讯在“AI+能源”方面也有一些探索。比如腾讯曾研究计算机视觉与无人机相结合的电网智能巡检方案,即使用无人机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定位关键元件,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标注,从而能在电网故障出现之前就解决它们。该方法比传统人工排查效率高三倍。

此外,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科学家预期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会更加频繁,通过气象数据分析提前预测干旱事件并做好水资源储备等应对措施有助于将灾害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食物、能源和水资源等地球级挑战上,有一天可能会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而探索解决模式的是中国的国民互联网企业:腾讯。

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食物、能源和水等现实世界问题。但腾讯的愿景和使命“科技向善”,希望所有科技工作者一起努力,把商业放到社会效益后面,用爱和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这是一根善良“黄瓜”的秘密。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