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天津(滨海)分中心建设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网    2019-05-16 17:24
来源: 中国网
2019-05-16 17: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9年5月16日下午,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中国科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以下部分简称“绿平台”)天津(滨海)分中心启动暨滨海新区民营企业科协揭牌活动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科协办公厅主任王进展,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正局级),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副部长吴善超,滨海新区区委常委、秘书长邓光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青林等同志参加。活动由天津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陆为民主持。

在活动现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天津市科协、滨海新区科协、天津中科先进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滨海新区民营企业科协等6家单位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国科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天津(滨海)分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参加活动的各方领导共同见证了协议的签署。接下来,怀进鹏、张玉卓共同为中国科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天津(滨海)分中心揭牌。

怀进鹏在讲话指出,2018年中国科协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一年来,双方共同努力,为推动天津的创新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本次中国科协绿平台天津(滨海)分中心的成立,就是双方加强合作的又一个重要尝试。怀进鹏指出,中国科协下一步将更好地把自身的智力资源和企业的问题需求结合起来,围绕创新“痛点”组织跨界智库研究,形成服务企业创新的“项目库”“人才库”“需求库”,探索形成开放共享的产学协同创新机制。

怀进鹏表示,中国科协将一如既往积极支持天津市以及滨海新区建设,并希望天津以绿平台分中心的成立为契机,通过“三库一平台”的建设,构建永不落幕的技术交流、产业发展和产学合作的机制和方式,探索服务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张玉卓对中国科协党组和各部门对天津、对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和科协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为推动新区快速发展,需要中国科协帮助新区民营经济谋划发展思路、推进科技创新、打造人才队伍,用好中国科协“绿平台”能有效助力新区实现人才和创新要素互联,工业仪器共享,专利、成果、需求信息上线,从而构建起多级联动服务创新发展的全新工作格局。

绿平台是中国科协“智慧科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科协为适应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发展趋势,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网上群团,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而全力打造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绿平台的建设理念是创新驱动、绿色普惠、协调融通、开放共建、共享共赢。平台以推动创新资源可视化、创新服务产品化和产品服务定价化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同化模式、市场化机制帮助创新创业主体解决找服务、找设备、找专家、找技术、找资金、找政策等创新痛点问题,有力助推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台具体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负责建设和运营。

为了进一步整合相关创新资源、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绿平台积极筹划在全国主要经济区、产业集聚区、创新资源集聚区等建设分中心。天津(滨海)分中心的成立,就是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绿平台利用中国科协和相关社会资源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绿平台还将在更多地方成立分中心,推动资源上线、服务下沉,并探索分中心共建共享的市场化机制,真正构建起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协同创新服务网络。

(中国网)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