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汉能在北京举办了“全球年会暨科技创新大会”。
会场入口,有一条用汉能薄膜太阳能设施铺设的汉路。在白天,汉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供其他设备使用,晚上供路面LED灯发光。这条汉路,只是汉能探索薄膜太阳能芯片应用方向的努力之一。
从2018年至今,汉能先后打造了新一代汉瓦、汉纸、汉伞等多种移动能源产品,几乎涵盖所有清洁能源应用终端。薄膜太阳能,这个在李河君和汉能多年前进入时,并不为市场重视的方向,展现出广阔的应用空间。
为了这一天,李河君和他的同事们整整努力了近10年。10余年前,李河君亲眼见证了光伏产业技术革新速度,这令李河君做出进军清洁能源领域的决定。
2009年的光伏行业,分为晶硅与薄膜两条技术路线,晶硅是市场主流,行情好,效益高。但李河君偏偏选择了薄膜领域,在他看来,与晶硅技术相比,薄膜技术的特点是耗能少、柔性好,弱光效应好。
选择之后,便是近10年的攻坚期。之后,汉能先后收购四家海外公司,整合了多项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在北京、四川、江苏、美国、德国、瑞典等地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打造可全球联动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起全球协同创新机制。
在李河君的坚持下,汉能在技术上的努力终于迎来回报。如今,在北京汉能总部,一面近50米长的专利墙上,挂满了汉能的各种专利认证书。截至目前,汉能累计专利申请达10200件,累计授权专利超过3000件。
以技术突破为起点,汉能多年的耕耘,终于迎来了爆发时刻。去年以来,汉能签下了多笔订单,盈利能力飞快上涨。
2018年9月,汉能与日本FGS国际集团签署的汉瓦预售合同,总价高达9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汉能又与香港天地绿色能源公司签署高达1亿人民币的薄膜发电产品采购合约。
在这期间,汉能还陆续在拉美市场与巴西、智利、秘鲁等15个国家签下3000万元的合同,深入拉美市场。
如今,汉能生产的薄膜太阳能产品,凭借轻薄、柔软、易弯曲等特性,几乎可以应用在清洁能源市场的所有终端上,例如手机、iPad、背包、帐篷、衣服、特种装备等。
这对传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颠覆性的。在李河君想象中,未来人们将迎来一个“移动能源时代”,太阳能发电终将代替电网,让人类实现真正的能源自由。
李河君相信,在汉能以及更多同道者的努力下,一个令人无限向往,万物发电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一天到来的过程或许要很久,但终将到来,就像坚持了10年的汉能,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回报一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 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会进行相应处理。投诉邮箱:xfrbwstjj@163.COM 【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