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5日上午,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举行,授奖300项(人)。由罗宏杰、李伟东、王芬、鲁晓珂、孙建兴、孙莉等完成的《古陶瓷科技信息提取关键技术及其在考古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古陶瓷科技信息提取关键技术及其在考古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项目团队聚焦古陶瓷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在考古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制订并颁布了3项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构建了古陶瓷检测关键技术体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国古陶瓷化学组成、器型结构等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科学总结了中国古陶瓷科技发展中的 “五个里程碑及三大技术突破”;解决了“白瓷的起源、青花的诞生”等若干考古学重要命题;成功利用古陶瓷分相-析晶及结构呈色原理,研发了低温快烧自生分相-微晶釉、矿渣色釉及超细色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古陶瓷综合断源断代技术成功应用于600余件社会文物的鉴定,宋代建盏关键制备技术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的推广应用,这对于传承古陶瓷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孙莉,女,1982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技师、工程师、工艺美术师职称。自幼受家庭环境的陶艺熏陶,在外公和父母的教诲与指导下,在建盏的艺术氛围中成长,在实际中,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建盏技艺,在继承家传技艺的同时,学习宋代“建窑”的历史文化,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掌握了宋代建窑建盏整个制作工艺流程,在传统的手工拉坯,原料(矿釉)的配制、烧成等制作技艺方面。并创新出茶具、花瓶等作品。在实践技艺和理论方面成效显著。至今累计从事建窑建盏陶瓷工艺技术21年。
近年来,多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在2010年3月23日,接受海峡时空非物质文化遗产访谈录,播放:《散落的瑰宝》—建窑建盏器型制作技艺,和外公栗金旺坐客海峡时空;2010年6月9日在北京参加中国非遗百名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技艺展示活动,其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央视新闻频道播出;2011年,孙莉作为第三代传承人,与外公父母亲受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举办“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成果展。今在大年初十,接受了省电视台拍摄《孙建兴建盏拾遗路》及采访,孙莉说:我深感传承的责任,要不断努力,更好地去传承建窑建盏技艺,让这传统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
2009年、2012年孙莉作为论文写作组主要成员,在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发表论文:《宋代南平建窑曜变(星)建盏天目茶碗的研制》和《兔毫艺术釉的仿制和研究》(写作组成员排名第一),受到专家的肯定与称赞,在《名家名作》杂志上发表论文: 《对当代建窑建盏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2011年,“建窑瓷笔洗”、“建窑瓷水洗”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数年的努力,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民间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师、中华传统工艺名师称号,建盏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艺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平市博物馆收藏。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金奖、银奖等荣誉证书。被南平市政府授予孙莉“建窑建盏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和“建窑建盏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南平市延平区工艺美术系列职称评委,南平市初、中级工艺美术系列职称评委。
2014年网络捐款3万元左右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上学、因病需要动手术治疗的孩子等。2015年网络义卖建盏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上学、因病需要动手术治疗的孩子、大人等。
20年来,制作(烧制)的建盏代表作主要有油滴、兔毫、虹彩金兔毫、虹彩(金)油滴、虹彩木叶、金缕鹧鸪斑、曜变等。2019年4月27日中国侨联在香港举办的2019“侨爱心·慈善之夜”活动中,孙建兴的“国礼油滴茶碗”和其女儿孙莉的“鹧鸪斑茶碗”作品一共拍得180万元用于公益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