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麦肯锡2018年为全球约50个城市在智慧城市领域发展打分,深圳凭借先进的技术基础、令人印象深刻的智慧城市应用以及深圳居民对智慧城市应用的高辨识度、体验度和满意度等获得高分。意大利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认为,世界可以期待深圳在未来几年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智慧城市领导者。
鲁乙己主席指出,在深圳一切皆有可能。首先深圳没有被保守和传统束缚,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富有、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其次,相较于欧洲智慧城市对全球供应商的依赖,深圳的优势在于拥有上万家国家级高科技企业,另外,深圳市政府积极接触其他国际城市,并乐于汲取它们的经验。“深圳有很大潜力成为最具创新性的智慧城市应用的试验平台,并借此引领全球智慧城市发展。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应进一步巩固其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国际合作。”
作为全国车辆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交通拥堵情况十分严峻,除了动态交通调控,近年来深圳在静态交通领域投入了更多关注,包括举全市之力率先建设全国首个城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引进迪蒙人工智能共享停车技术,启动全市首个高位视频路内停车试点,打造“AI高位视频+停车云平台+掌停车APP”三位一体智能停车管理模式,以路内停车为支点,逐步打通路内路外停车资源,全面链接城市天眼系统、公交出行系统、交通指挥系统、交警执法系统等,实现城市停车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体化和平台共享、车位共享、数据共享,备受世界瞩目。
“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技术和应用创新是第一推动力,然而,缺乏民生关怀的智慧城市,最终只能沦为技术的堆砌。”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长向隽认为,智慧停车以“人”为本,在着力解决社会停车痛点的同时,也更侧重发展自身的潜在价值,包括提升城市整体出行的便捷度和安全性,更新城市交通治理理念,以及对停车、汽车、后市场等商业领域所带来的经济贡献等,这将是未来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对深圳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开门红”,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交流,最重要的是让城市居民在新一轮技术红利中真正受惠,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看来,智慧城市建设更像是一场技术普惠革命,让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智能科技,如同以往蒸汽、电气的出现,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城市向更高文明发展。在向隽看来,人工智能共享停车自带的基层属性,并且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将是城市实现“普惠AI”的最佳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