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爱勇:让建筑从建造到智造,BIM撬动建筑业变革

来源:中国网    2019-05-27 16:14
来源: 中国网
2019-05-27 16: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他,是行业领军者,树立中国建造标准,推动行业标准提高;他是市场先锋,用品质建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建设网“中国建造·品质万里行”活动特开启建筑业内专家、建筑企业、开发商三大建造圈杰出人物报道。本期报道嘉宾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工程专家廖爱勇先生。

廖爱勇是中国杰出的建筑工程专家,深圳建筑业协会建筑信息模型(BIM)分会专家库专家,他在建筑领域拥有非凡的建树,对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成果和研究水平均达到中国一流的水平。近年来,廖爱勇一直致力于BIM技术在铁路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等,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深刻的影响。由此作为主要评审专家参与了即将于6月1日在全国全面实施的《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的评审。廖爱勇有力地推动BIM技术的应用和研发,他擅长合理地评估BIM技术应用价值,从适用范围、定量、定性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廖爱勇首创了专家预判法、层次分析法、系统动力学三种项目管理于一体的评价方法。廖爱勇结合现阶段BIM技术效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将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运用于BIM项目管理,归纳分析出BIM应用效益评价因素,为今后构建科学、有序的BIM应用效益评估系统奠定基础。

廖爱勇

建筑产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廖爱勇认为,工程是数字化的根本,数字化则是运算的基础,都需要标准。“目前,最主要是建设一个开放、公立的第三方标准,能够让大家在映射的基础之上,完成不同商业利益和语境下的中转和共享。”

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社会各个行业的基础工业设施建设得到快速的生长,为信息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对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成为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之一,建筑行业中应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建筑设计、模型的构建等,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并且使得工作完成效果能够更为具体的进行展示,有利于整体质量的提升,BIM技术即是其中的应用重点。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为基础建立建筑模型、仿真模拟建筑物真实信息的技术。其将二维图纸拓展至三维模型、四维施工模拟(空间+时间)乃至更多维度,以新型方式推动了建筑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新型技术,其为建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共享信息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平台,实现了建筑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以及三维动态的可视化管理,有助于不同专业领域者克服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的信息不对称,进行高效协同作业。

对于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建筑业而言,BIM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这是建筑从“建造”向“智造”的关键。

廖爱勇谈BIM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廖爱勇认为,在设计阶段,BIM平台能够集成各专业设计成果,各专业设计师也得以实现协同设计。BIM平台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同时兼容2D(最擅表达尺寸、精度、平面关系)和3D(最擅表达实体和空间关系)的工作环境,免去了CAD工程制图时代各种套图检测以及程序冲突的困扰,在提高设计质量、减少错漏碰撞上成效显著。

在设计阶段,BIM技术还为可视化模拟提供了可能:除了通过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通过节能模拟、日照模拟、紧急疏散模拟等优化特殊设计外,还可以在时间轴线上运用BIM三维可视化功能展现安装顺序、施工方案以及最终效果以及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方方面面,这为项目管理、成本与工期控制等提供了基础信息。作为最早应用BIM技术的领域,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已逐步规范。由廖爱勇担任主要评审人的《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将于2019年6月1日起全面实施,对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付准备、交付物、交付协同等作了规定;部分地区还针对收费标准、交付标准作出了规范,全面护航BIM技术的应用。

廖爱勇谈BIM技术在建筑建造中的应用

BIM在建筑建造中的优势首先体现在虚拟施工上。BIM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即可以进行虚拟施工。在施工中应用虚拟建造,其可视化的过程展示有利于协作沟通、适时调整,还能够避免因返工而造成的施工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浪费。

BIM在建筑建造中的优势还集中于装配式建造中。利用BIM建立装配式部品部件库、集成BIM模型,装配式建造的工业化生产、机械化安装、一体化装修以及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化应用都将更为高效,整体精度的提高也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二者的结合,将助推建筑业向信息化、工业化集成发展。

通过将传统的事中和事后管理,变为精确的事前管理,BIM在建筑建造中的优势将体现在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品质以及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也都将在BIM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特征基础上走向智能化。

BIM还可以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建筑运维。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控制和管理功能,BIM技术能够实现运维管理对象在建筑三维空间中的定位和管理。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BIM也将实现智慧建筑的运维管理。

根据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末,政府投资的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目标,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将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加快专业人员集纳和技术应用是大势所趋;对于主管部门而言,推动BIM技术在横纵方面的深化应用,积点成线、织线为面更是当务之急。(蔡正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