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隽: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先天优势

来源:消费日报    2019-05-30 11:35
来源: 消费日报
2019-05-30 11: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尤其是近日美国对华为的公然挑衅,更是将 “人工智能之战”从幕后推向了台前,一场科技实力的较量一触即发。就连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认为,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是两国科技实力的较量,因为这个社会最终要走向人工智能,“从我们公司的缩影就要看到国家,放大来看国家,国家也要走向人工智能这一步,否则国家就会失去竞争力。”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对推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美国一直在科技学术领域中充当霸主,但在科技应用市场,中国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可以和美国扳手腕的科技大国,特别是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深度融合契机下,中国人工智能已经在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产业创新等领域颇有建树,共同造就了“中国式”奇迹。

去年,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共享停车试点在深圳大鹏新区落地,瞬间引爆全球。据了解,该项目整体解决方案由迪蒙智慧交通提供,近期,迪蒙智慧交通与华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AI+5G等领域强强联合,进一步推动迪蒙人工智能共享停车可复制、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停车市场蛋糕,协助城市政府破解“停车之痛”,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AI产业化发展样本和经验。

“美国发展人工智能走的是实验室路线,注重理论结果,而中国发展人工智能走的是应用化路线,注重的是产品的创新迭代,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长向隽表示,当前,人工智能、5G技术落地,最关键一步在于行业大数据,而中国恰恰在数据支持方面有着先天优势,无论是在制造业、零售业还是金融业、交通业等产业场景中,中国都能以海量数据取胜,人工智能落地也就更加容易实现。

就拿交通产业数据来说,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3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第一。车辆的逐年暴增,引发了一系列交通管理问题,尤其是停车矛盾愈发凸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城市停车现状迫在眉睫。而上述深圳落地人工智能共享停车,就是通过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全球最先进的高位视频技术,形成的全新的“高位视频+掌停车App+停车管理云平台”三位一体停车管理新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无感出入、无感支付、无人值守”,而且还真正做到一个城市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体化和平台共享、车位共享、数据共享的AI停车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