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付的数字科技,变革中拥抱未来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5-31 14:49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5-31 14: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为顺应经济发展及数据惠民的需求,我国大举践行信息化、“互联网+”、国家大数据等一系列重点战略。近日,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报告指出,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超9万亿元,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亿。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孕育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也促进着产业的转型升级。现阶段,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生产方式变革的新动力。

数字科技 随行付的技术创新之路

作为赋能实体产业的主流技术行业之一,各家支付机构也在积极提升自身技术生产力,提升服务水平,其中不乏优秀案例,以老牌支付机构随行付为例,技术研发一直是其业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据了解,随行付为加固自身技术壁垒,自成立之初便组建了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持续不断地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主流高新技术领域,坚持以技术研发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随行付现已建立了以调用链跟踪系统、私有云平台、数据同步中间件(Porter)、微服务治理平台、人工智能审单系统以及交易预警系统为主的技术体系,研究和开发商业化超过40个信息技术系统,这也为广大B端用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小微商户的需求一直是支付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标的。

扎根小微,技术不是无源之水

运用自身的技术能力助力线下小微商户的数字化升级,一直以来也是随行付的经营核心之一。随行付始终坚持以商户场景化需求为导向,针对线下用户的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支付方式,目前已涵盖了包括新型终端、智能终端、传统终端、二维码终端、APP终端、电子终端的市场各大主流支付终端。并全面支持银行卡支付、账户支付、移动支付、储蓄卡支付在内的多种支付方式。一来能降低商户运用成本,二来也极大提高了用户的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包括线上的电商购物和金融理财以及线下的零售交易、智慧出行等场景。众多像随行付一般的第三方付机构已广泛渗透到零售、餐饮、日用百货、服装鞋帽、旅游、教育、家居等多个场景的行业细分领域,以自己的方式助力着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发展。

数字经济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其繁荣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向与前景,支付机构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应始终坚持以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始终坚持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如此方能在我国繁荣昌盛的未来中拥有自身的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