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携手USGBC助推建筑造能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6-05 09:1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6-05 09: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如今,人们对建筑内部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舒适的环境和高涨的能耗就像矛与盾,一直难以平衡。据了解,我国既有建筑中仍有约60%的建筑不是绿色建筑。因此,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便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根据住建部推出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在此背景下,汉能依靠自身的薄膜太阳能技术设计出了汉墙、汉瓦、汉路等清洁能源建材,由此推行的BIPV建筑一体化为“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兼具环保与美学 发电绿色建材让建筑变身“绿色呼吸机”

汉能的发电绿建在保持原有建筑平面功能、布局不变的前提下,引入汉墙、汉瓦以及不同太阳能组件等清洁能源建材,以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实现电力转化。汉能的发电绿建具备弱光性好、高温性能好、颜色形状可订制、透光均匀、柔性可弯曲等优势,可作为完美的高科技建筑材料提供电力,更能满足各类建筑美学需求,彰显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

  (图:应用汉墙的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

汉墙、汉瓦等发电绿建产品让建筑从节能到造能,变身“绿色呼吸机”。据了解,以北京地区为例,在一栋建筑的南立面安装1000平米的汉墙,日发电量可高达326度,一年就可达11.89万度,所产生的环保效益相当于1年内少烧48吨煤炭,减少125.9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408.3公斤二氧化硫排放和355.5公斤氮氧化物排放,相当于为城市种了6000棵绿树。

当下,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环保、追求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汉能发电绿建的广泛应用将成为节能降耗的现实选择,将带动更多建筑实现从“负能源”到“净零能耗”,甚至是“正能源”的转变。

汉能携手USGBC 加速发电绿建有效传递”

我国BIPV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以汉能为代表的太阳能企业技术成熟、服务完善,大规模发展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资料显示,2020年之前仅中国市场城市建筑BIPV可应用面积将达17.9亿平米,预计每年可发电约615亿度,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200万吨,相当于多种29亿棵树,减少1600万辆汽车的尾气排放,这对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建设美丽中国具有积极意义。

为让更多人了解薄膜太阳能发电,享受清洁能源,助力环保发展,汉能不断与相关结构和单位携手推动薄膜太阳能市场、发力环保事业。近日,汉能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推进 LEED体系的认证、联合研究、教育培训、宣传推介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

(图: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事业认证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晗先生(右七)和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张彬先生(左七)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USGBC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变建筑和社区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的方式履行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营造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健康环境。此次携手USGBC,汉能将以国际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及成果为基础,以汉墙、汉瓦等发电绿建产品为工具,与USGBC一道持续推动“建筑造能”理念,引领我国建筑绿色化进程。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会进行相应处理。投诉邮箱:xfrbwstjj@163.COM 广告宣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