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SNEC 2019光伏展,汉能发电绿建产品绘就光伏未来蓝图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6-05 09:1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6-05 09: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7年,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LUT)和国际非营利性组织——能源观察组织(EWG)的一项报告指出,到2050年之前可能打造出仅由可再生能源供能的全球电网,实现全球零碳排。而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将是全球发电的主力。关于上述这一太阳能光伏的“世纪猜想”,让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在光伏行业上。

6月4日至6日,第十三届(2019)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SNEC 2019光伏展)将在上海正式开幕。本届SNEC光伏展将以“光伏映照‘一带一路’”与“智慧之光照耀全球”为主题,来自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将参展,共同探讨太阳能光伏的发展与应用。

汉能作为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在本次SNEC 2019光伏展上,将携汉墙、汉瓦、汉路等发电绿建产品亮相,集中展示汉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世界描绘“光伏+建筑”的美好前景。

薄膜太阳能技术强耦合

让建筑搭乘绿色“光伏快车”

太阳能光伏发电被誉为“低碳经济”,未来将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如今,建筑能耗已经达到了能源总耗的30%以上。如何让建筑搭乘太阳能光伏的“快车”,实现建筑节能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汉能从2009年进入薄膜太阳能领域,通过全球技术整合和自主创新,掌握了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其设计的发电瓦、发电墙及发电路等新型发电绿建材料,使传统耗能建筑转化为产能的绿色建筑及零碳建筑成为可能。

  (图:汉瓦应用在建筑屋顶)

汉瓦基于汉能全球领先的柔性薄膜太阳能技术,创造性地将柔性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与高透光玻璃相结合,兼具高效发电性能与美观性,可全面替代各类传统屋面瓦;汉墙是具备系统化集成、全价值链绿色解决方案的“发电墙”,在具备卓越稳定的安全性能基础之上,转化光能为电能,让建筑自主发电;汉路将柔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封装在透光路面材料内,能够实现白天发电,夜晚发光,为周边设施提供电力供应。

  (图:采用汉能汉墙的河源华侨城顺佰大厦)

如今人们对建筑内部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空调等能耗日益增长;舒适的环境和高涨的能耗就像矛与盾,难以平衡。而汉能先进的发电绿建产品将宣告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时,用太阳能为建筑带来绿色电力、满足其能耗需求,打造更多绿色建筑。

数据+政策推动

汉能撬动万亿级光伏市场

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建筑节能最重要的应用形式之一,正从概念走向落地,并且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鼓励下掀起了一场绿色发展的新革命。

2018年,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鼓励开展智能光伏建筑及城镇的应用示范,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市场上,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埃森哲预测报告统计,到2020年,全球薄膜太阳能可开发市场规模为114万亿元,中国市场将超过20万亿元。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下,光伏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薄膜太阳能技术引领者,汉能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筑造能”的理念,在保持原有现代建筑平面功能、布局不变的前提下,引入汉墙、汉瓦等清洁能源建材,将不同形状、颜色、透光率的薄膜太阳能组件搭配使用,以此实现既满足建筑内部需求又兼具环保效益,同时还展现了美学设计的魅力。在当下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追求绿色环保的发展背景下,汉能发电绿建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成为节能降耗的现实选择,汉能也因此将在万亿级市场中大展宏图。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智能创新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都将迎来快步提升。同时,在汉能汉墙、汉瓦等产品的不断亮相、普及之下,将带动更多群体认识到光伏建筑的价值,推动建筑节能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会进行相应处理。投诉邮箱:xfrbwstjj@163.COM 广告宣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