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会议发出杭州倡议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6-05 14:57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6-05 14: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了响应“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为“中国制造2025”储备通识人才,浙江科技学院与美国日内瓦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国际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十个国家60多所高校的300余名学者与会,会议形成了高度共识,并发表了《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国际会议大会倡议》。

“通识教育是打破应用型大学过于森严的学科专业壁垒,克服过于强调技术性、实用性的教育弊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本次论坛组委会副主任、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叶晗研究员认为,建构科学与人文并重、素质与能力并举的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诚信品格、人文关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优秀的核心通识课程资源和多元化沉浸式人文素质教育平台是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叶晗介绍说,浙江科技学院在借鉴德国经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30多年的探索,举办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搭建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对话研究、互学互鉴、互联互通的国际性交流平台,推动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在会议发起、筹备、倡议讨论过程中,会议主办方、倡议发起单位和与会代表,对于今后要通过制度安排、组织创新、协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等已经达成共识。”

主办方的理念和“明德”意识,引起了与会者强烈共鸣,浙江科技学院联合美国日内瓦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重庆工程学院、台州学院、平顶山学院、山西大同大学和许昌学院等10所与会国内外高校,就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愿景、内涵、路径等发出杭州倡议,提出构建应用型大学发展宏伟蓝图。

美国日内瓦大学是会议的主办方和杭州倡议的发起单位之一,该校刘建平副校长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解决“何为人”的问题。他说:“通识教育能使未来的应用型人才了解他们的工作决策会与所处的社会、文化发生相互影响,这将使他们的工作更有公益观念。”

南京工程学院院长史金飞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应用型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通识教育也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入探讨。"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提升人才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应用型大学的通识教育仍然存在着关注度低、师资队伍缺乏、课程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立德树人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开展通识教育的深入研究,不断实践,创新模式,优化课程,取得立德树人的实效。大会倡议的提出,相信对我国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未来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重庆工程学院副校长蒋国华说,有无必要开展通识教育、如何有效开展通识教育是当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国际会议聚焦现实困境、组织研讨交流、观摩解析案例、形成共识倡议,对应用型大学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