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荷兰阿姆斯特丹RAI国际展览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顺利举办。本次展会以“协同·共享·融合·创新——构建全信息环境下的智能交通生态”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城市智能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智慧公路、公共交通等智能交通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最新解决方案。
钛星科技联合创始人崔磊受邀出席,并发表了主题为《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管理的新趋势、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演讲,全面分析了自动驾驶无法解决的交通问题,并重点介绍了钛星交通大脑如何与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协作,以实现智能自主运行交通。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Google的Waymo已经上路运营,Tesla也宣称实现了L4、甚至L5级别的自动驾驶,基于人类主观意识和感知局限造成的交通问题会随之减少,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动驾驶汽车面临许多管控问题,此时就需要一个有上帝视角的中间方来做协调和管控,也就是我们说的“交通大脑”。
另外道路机动车和道路资源的增速不匹配,也造成了交通拥堵、道路资源利用不均衡等问题,大大降低了人类驾驶出行的通行效率,这是单一车辆无法解决的,需要交通大脑来做统筹控制。
那么,交通大脑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首先,交通大脑需要做到全域动态高精感知,包括图像识别、高精度定位、跟踪等;其次是实时高精地图和动态交通规则,除了基础数字化路网,更要能保持实时自动更新。第三是对全区域统一路线规划和调度的能力,自动驾驶时代统筹车流调度是解决拥堵问题的关键。最后一点尤为关键,交通大脑要能精细化地控制自动驾驶车辆的车道、车速、次序优先级。
自动驾驶车辆负责自主学习、互相协作、和接受指导,而交通大脑要肩负起为车辆指引方向,制定规则并约束他们的行为,和对突发事件、冲突进行处理的责任。自动驾驶汽车只有和交通大脑协同配合,才能实现交通智能自主运行。
钛星科技一直专注“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建设运营:一方面是基于自主研发的5G-V2X和边缘计算的智能软硬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和“交通大脑”来切实解决实际的交通问题,包括交叉路口的自动化管控,智能动态限速,智慧高速,智慧停车,智慧高速等一系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