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创新 立足深远 科大讯飞坚持做看得见 摸得着的人工智能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6-13 14:4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6-13 14: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5月30日晚CCTV-1和CCTV-13播出的《新闻直播间》中,以科大讯飞为人工智能公司代表的专题节目“源头创新,人工智能成发展新引擎”,向观众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深度展示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与创新性使用。

手握“看得见、摸得着”的A.I.技术

“课堂上我布置一道题目下去,学生们在智能终端输入答案,我就能直接看到错误率多少,讲解重点是什么……”

在华东师大三附中一节平常的课堂中,老师点击掌中的电子屏幕代替了黑板板书,点击分享按钮,就能将课堂重点一键分享给学生。这种充满现代科技感的课堂使用的正是科大讯飞智慧课堂系统,对屏幕的直接操作可方便学生标记重点、读题答题,而这些数据在老师端的同步使老师对错误率与重难点更加清晰,进而全局把控课堂,突出个性化教学。

节目对智慧课堂的关注,让观众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智能。不仅在教育领域,《新闻直播间》节目还展示了讯飞医疗与讯飞超脑的使用场景。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优势明显,技术应用已经深入各行业。

应用层面的领先优势更加考验底层技术的原创性与创新性。对待技术研发,科大讯飞有着一贯的坚持。

身为“看得深,行得远”的A.I.公司

“我们要求每年至少有25%的经费用在不考虑当前短期利益的长远研发布局中”。

在节目中,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了对技术研发的坚定态度。坚持技术研发,是一切应用的源头,人工智能之所以看得见摸得着,正是因为人工智能公司“看得深,行得远”。

事实上,应用的多层多面,是技术应用的结果,在发布会上用八种外语直播现场的A.I.虚拟主播小晴,用到的正是科大讯飞语音合成、图像处理、机器翻译等核心技术。以A.I.虚拟主播为例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正在落地新的场景,带来新的应用,触及新的用户,传播新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科大讯飞从创立之初便选择了源头创新,坚持核心技术的研发。专注“不考虑当前发展利益的长远研发布局”是一个技术创新型企业开阔的眼界,是一群科学家长久的坚守,是一场有计划的持久战。

正如刘庆峰在节目中所言:“源头技术创新从来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要有一批科学家,他是源于热爱,可以长期坚守,也许要坐十年冷板凳甚至一辈子冷板凳,要研究源头创新的方法。这些路径今天就要布局。”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