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成教育的“智慧”之战

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2019-06-19 15:20
2019-06-19 15: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相比于当下火爆的在线教育品牌,弘成教育似乎过于低调。但是,教育圈都知道,弘成教育是为数不多,不追风口,却在风口上站立了20年的企业。

作为最早入局中国在线教育的企业之一,弘成教育的业务覆盖了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成人教育、IT培训、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对BAT来说尚显吃力的教育业务版图扩张,弘成教育却做的得心应手。

20年坚持投资“智慧理念”

近两年,从政策缩紧和部分企业的业务调整,甚至倒闭来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正在遭受大规模洗牌。

然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72亿,较2017年末增加1668万人,增长率为10.7%;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21.4%,较2017年末增加1.3个百分点。

这一对比说明,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依旧大有可为,但是靠资本和流量野蛮生长的时代正在结束,用户对知识需求深化的消费意识已经觉醒。

在这个阶段,人们更愿意对教学内容研发能力强、拥有相应资格资质、运营服务水平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产生购买意愿。

然而,弘成教育似乎早在20年前就预见了这样的结局。

从1999年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网上人大”模式,到率先推出的具有异常监测和专业评估能力的成教信息化平台、继续教育行业管理平台,再到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易考通4.0在线测试系统全面上线……弘成教育依靠稳定的产品性能和持续精进的产品功能,不仅在高校和继续教育领域建立了后来者无法跨越的品牌护城河,而且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了IT培训、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

弘成教育之所以能够在教育行业展开精准而强势的布局,离不开 “技术、产品、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理念”。

在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看来,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从来不缺需求,缺的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要遏住这一赛道的咽喉要道,拼的不是企业的爆发力,而是持续创新的耐力。

低调布局“智慧科技”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AIAED全球AI+智适应教育峰会上,被誉为“机器学习教父”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Tom Mitchell表示,未来的十年将会是AI影响教育的十年。

为了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弘成教育将未来战略聚焦在“让教育更智慧”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上,并组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院。

事实上,不仅仅是弘成教育,好未来、乂学教育甚至是百度,都在纷纷布局“AI+教育”。在这场激烈的教育科技赛中,弘成教育之所以能够抢占一席之地,完全得益于其早先积累的“数据粮草”。

经过20年的行业积累,弘成教育在全国拥有近百所合作高校,累计服务学生1000万,积累了海量的课件和题库资源,并较早完成了数据标签化和数据深层价值挖掘,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大数据。

在自有教育大数据的基础上,弘成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院以“数据+智慧算法模型”的形式,已经先后开发出自适应学习系统、毕业生涯决策系统、教师教学评价系统、智能教育分析系统等多款产品,并已被多所院校投入使用,且反响良好。

1 2 下一页   >>|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