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督查"为社情民意开通"直达车"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6-25 16:2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6-25 16: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开通"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问题线索或意见建议。显然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督查"方式为畅通社情民意、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开通了"直达车",此举将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机关和部门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更有效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互联网+督查"是"以民为本"的具体呈现。在华天动力协同OA督查督办系统中,可将政府政务、民生实事等项目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督查项目分门别类进行建立,让群众看得到、看得懂、用得上、能监督,给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其呈现了"互联网+督查"的初级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可以看出,"互联网+督查"平台的成功推出,将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变成了实际行动。从政府职能转变角度看,又多了一个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渠道,多了一个督导各级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法规的制度化手段,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互联网+督查"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过程与内容更直接更透明。华天动力协同OA督查督办系统可以实现每项实事工作任务事项从立项、分解、下发(分派)、接收、办理进展反馈、情况反馈、延期申请、办结、结项、到汇总统计的事项办理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支持,从而呈现了"互联网+督查"的第二层形态。通过"互联网+督查"形式,就能够让更多人们参与到督查中来。毕竟互联网具有着开放 性和即时性,将其与督查"+"在一起,事实上也的确能够激发社会参与,更好地推动督查工作开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的工作形式,不是互联网和督查工作的简单拼接,而是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底色的流程再造,逐渐把互联网打造成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解决群众诉求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互联网+督查"还是为基层减负的有效尝试。熟悉政务监督工作的人都知道,以往,公众的意见建议或其他诉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表达,但大多数都需要"走程序",有的需要繁琐的手续和很长的时间。华天动力协同OA督查督办系统在功能上主要支持数据查询、任务提醒、任务核查等场景,方便督查数据实时跟踪、实时查看。这就意味着公众的监督将大大减少中间环节。通过"互联网+督查"的方式,可以直接检验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同时还可以便捷高效回应群众关切,减少了层层督查检查,更有利于减轻基层负担。

还记得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指出 ,政务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才是例外,要让群众对政务公开了解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华天动力协同OA督查督办系统也将一如既往,助力于政务公开智能化建设,在满足群众的知情权的同时,保障群众对政务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广泛地搜集社情民意,更广泛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