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AI虚拟法官”上岗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李经纬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在线智慧诉讼服务中心是在全流程在线审判基础上建成的一体化、全流程、全网络的诉讼服务平台。曾智湄现场演示了“移动微法院”的主要功能,包括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开庭、旁听、咨询等诉讼流程均能通过一部手机完成。

首个“AI虚拟法官”上岗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19-06-28 07: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刘书涵和她的“分身”AI虚拟法官同台亮相

微信小程序里可以打官司?AI虚拟法官都能干啥? 6月27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在线智慧诉讼服务中心”新闻发布会,一一解答了上述问题。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李经纬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在线智慧诉讼服务中心是在全流程在线审判基础上建成的一体化、全流程、全网络的诉讼服务平台。

“AI虚拟法官”24小时在线

“大家好,我是全球首个AI虚拟法官,以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刘书涵法官为原型……”在发布会现场,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二庭负责人刘书涵和她的“分身”AI虚拟法官同台演示,从北京互联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平台的电子导诉板块,或直接进入“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当事人就可以直接接受AI虚拟法官的智能导诉服务。

AI虚拟法官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刘书涵表示,作为“24小时不打烊”的法院,诉讼服务也必须不能打烊。法院将当事人在立案、应诉、调解、法律咨询、技术操作中的常见类型问题归纳为120个、近2万字的常见问题,并采用智能识别技术对当事人提问进行关键词读取定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为当事人提供一种浸入式诉讼指引。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会上展示的AI虚拟法官只是一个形象,也仅利用在诉讼服务环节。

刘书涵称,北京互联网法院上线AI虚拟法官的初衷是想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来互联网法院打官司不再只是面对冰冷的屏幕,也会有法官“面对面”解答问题。现阶段,当事人与AI虚拟法官的交互只能通过发送文字的方式,刘书涵称,接下来法院也考虑将现有的功能与语音识别技术相结合,实现语音提问。

“移动微法院”化解跨国诉讼

据了解,“移动微法院”覆盖掌上立案、视频调解、庭审直播、线上存证等八大功能。发布会现场,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曾智湄介绍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利用“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调解成功的第一起案件。

“这是一起‘跨境’网络侵权纠纷”,曾智湄介绍,该案的当事人一方在境外,一方在外省,在不具备使用庭审系统进行视频开庭调解的条件下,双方当事人通过“移动微法院”完成了调解笔录的签字和调解书的送达工作。一起空间跨越度极大的案件在“指尖”顺利化解了。

曾智湄现场演示了“移动微法院”的主要功能,包括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开庭、旁听、咨询等诉讼流程均能通过一部手机完成。

此外,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还开设了微淘达人账号,包括了智慧诉服、互动问答、旺旺送达等多个栏目,创新了与当事人即时沟通的方式和法治宣传方式。(记者 赵加琪)

(赵加琪)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