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开发者大会 百度与浪潮联合发布AI边缘计算白皮书

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2019-07-09 10:10
2019-07-09 10: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进入第二天。大会上,百度副总裁侯震宇与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虹莉、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等联合发布了百度AI边缘计算行动计划和《AI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白皮书系统阐述了5G时代边缘计算与AI结合的广阔应用场景,以及技术策略。另外,浪潮也展示了两款通用的边缘AI服务器NE5260M5和NE5250M5。

浪潮加入“百度AI+边缘计算行动计划”

边缘时代,AI赋能行业

让人工智能应用到各个社会各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技术力量,已经是AI从业者的共识。IDC公司认为,AI在传统行业发展空间远超过互联网,是“冰山以下的部分”。百度一直致力于让AI技术平等赋能AI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让AI落地各行各业,Everyone can AI。

浪潮是中国最大的AI基础架构供应商,市场份额一直在50%以上,也是百度在IT基础架构领域和AI领域重要的合作伙伴,百度超级AI计算平台X-MAN就是由百度与浪潮联合开发的。双方将共同推进AI在各个传统行业的应用。

AI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普及过程,同时也是AI与云、大数据、5G等其他IT技术融合的过程。2019年中国政府正式发放5G牌照,标志着5G大规模普及的开始。众所周知,5G是边缘计算的时代,为了降低网络传输负载以及提高响应的及时性,5G需要在网络边缘部署计算资源,进行本地化处理,AI也不例外。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传统行业的大量AI应场景都有高并发、低延迟需要,所以,随着产业AI化的发展,AI将成为边缘计算的重要应用形态之一,也是边缘计算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百度与浪潮、联通、电信、移动等公司联合发布《AI边缘计算白皮书》

边缘AI,关注业务负载与部署环境

边缘AI的部署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物理环境,传统的AI基础架构方案都是针对有着严格供电、制冷和防护保障的云数据中心,而边缘AI则需要耐受高温、高湿、高尘等恶劣环境,因为边缘数据中心环境可能十分简陋。

另外,边缘AI服务器还需要遵循电信数据中心设备标准,产品深度缩小到430mm左右,空间的缩小必然会限制产品的扩展性和设备功耗,边缘服务器需要在空间和功耗限制下支持GPU等异构计算技术,实现理想的扩展性。

浪潮边缘AI,耐受苛刻物理环境

浪潮展出的两款边缘AI服务器NE5260M5和NE5250M5,机箱尺寸采用了电信设备标准,高度为2U,宽19英寸,深度为430mm,可以直接与电信设备混合部署在电信中心机架上。同时,针对边缘机房进行了大量的适应性设计,例如壁挂设计wall Mount,可以让产品直接悬挂在墙壁上而不需要机架,适合于环境简陋的边缘数据中心,在耐高温、防尘、耐腐蚀、电磁兼容、抗震等方面,两款产品的技术要求也可以满足极端环境的部署需求。同时两款产品可以满足一般性的AI训练和推理应用需求。

  浪潮发布首款OTII边缘计算服务器NE5260M5

JDM,赋能未来AI边缘计算生态

前几年云计算作为一个火热的“概念”被写在各种商业计划书中,而最近云计算则慢慢沉寂、沉淀下来,真正成为一个底层的、适用的技术。而边缘计算的,特别是AI+边缘计算成为新的热词,而“新”则意味着还没有成熟的标准,如何构建一个AI边缘计算生态是先行者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虹莉表示,“过去10年里,浪潮通过JDM模式,与客户联合开发出创新的IT基础设施产品,并将整个供应链条进行了重塑。JDM把客户作为自身内部流程的一部分和一个重要节点,实现从产品设计开发、全球生产交付、全生命周期服务及联合市场开拓的全面对接和协同。”

2018年,浪潮JDM获得了“拉姆查兰创新实践奖”,大会评委认为,JDM模式是一种敏捷供应链的实现方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对传统产业链的升级改造,JDM将客户需求引入每一个产业环节,价值传递从单向线性关系变成多维协同、多向传递的关系,是符合智慧计算时代的产业模式。当边缘计算技术来临,市场或许也需要JDM的模式,让技术领先者与基础设施供应商一道将技术转化成服务,为产业用户提供更高效、更敏捷的产品和方案。

此次百度、浪潮等联合发布白皮书中,百度与浪潮共同提出,未来的计算力将是“云-边-端”协同发展的,灵活的边与分布式的端、集约式的云一起实现了计算力的泛在化,为消费互联网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业务创新的基石。

伴随着AI的普及,AI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边缘AI是新形态的一种。对于百度来讲,需要提供AI服务越来越多,对于基础架构供应商浪潮来讲,则需要具备完整的AI方案提供能力,以及领先的方案开发能力。根据IDC数据,浪潮在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的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拥有业界最为齐全的AI产品线。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会进行相应处理。投诉及广告合作邮箱xfrbwstjj@163.COM )【广告】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