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工道水中机器人ROBOLAB-EDU获央视关注

来源:浙江在线    2019-07-11 14:55
来源: 浙江在线
2019-07-11 14: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北京大学工学院创新教育中心指导,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主办,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的“2019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举行。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临港管委会党组成员胡志强、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陶明昌及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主席谢广明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仪式。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主席谢广明等领导、专家致辞。在裁判长和参赛学生代表庄严宣誓后,“2019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

据悉,本届大会设置了包括“国际水中机器人竞赛”、“国际水中机器人论坛”、“高端技术研讨会”等多个板块。“国际水中机器人竞赛”板块是本次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国际比赛由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创立,已在北京、潮州、合肥等多个城市举办,首度来到上海。美国华盛顿大学、荷兰埃因霍温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外近60所高校的200多个水中机器人竞赛队伍,齐聚上海海事大学,分别在自主视觉、水下机器人竞速、目标识别抓取、水下操控等项目上一决高下。

  比赛现场

其中,自主视觉组比赛设备——智能仿生机器鱼ROBOLAB-EDU格外引人注目,获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竞赛以智能仿生机器鱼为主体,在水中进行各类竞赛,涉及包括水中机器人避障搜索、图像识别分析、水中运动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目标位置PH值检测、目标追踪、港口侦察、水面/水中污染源搜索、机器鱼创新开发六大赛项。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智能仿生机器鱼ROBOLAB-EDU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ROBOLAB-EDU是由来自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面向高校的、全面开源的水下仿生机器人教学平台。机器鱼采用整体开放、局部密封的设计结构,可作为教学载体,在运动控制、机械设计、电子电路、水声通信等方向配合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教育;作为科研载体,可依据任务需求搭载相应的传感器并结合智能算法进行科研创新。至今,博雅工道自主研发的水下仿生机器人已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一系列全国顶级高校内实现教学配备,同时,与全国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

  自主视觉组比赛设备ROBOLAB-EDU

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是一项权威的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ILUR, International League of Underwater Robot)主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习、教育部创新教育方法指导委员会支持。这项赛事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展示水中机器人研发、制作和应用成果的重要舞台,搭建起相互学习、交流友谊的桥梁。大赛自2007年作为正式项目亮相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2011年,美国西点军校首次派队参赛。2013年,赛事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本届大赛再次被中央电视台直播报道。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