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基站”日益猖獗 我们拿什么擦亮一双慧眼

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2019-07-17 13:51
2019-07-17 13: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伪基站”亦随之日益猖獗,突出表现为非法获取电信用户号码,发送诈骗信息或广告,非法设立诈骗网络、通讯群组、发布诈骗信息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等。“伪基站”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的重要渠道,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近日,360安全大脑收到反馈,有用户银行卡绑定NFC后遭不法分子盗刷。事件的起因是用户收到伪基站假冒“支付宝”官方发来的短信,提示用户账户存在风险,需要实名认证。

用户用手机浏览器点开短信内的网址后,出现了一个与支付宝近乎一致的页面,信以为真便在页面中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预留手机号、银行卡绑定NFC产品的验证码等,随即便收到银行扣款短信,账户被盗刷998元。

NFC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讲,NFC是一种近距离的数据交换,主要用于移动支付业务。在我们的生活中,公交卡、门禁卡、支持闪付的信用卡和POS机,都是NFC技术的产物。那么究竟NFC如何绑定银行卡呢?

我们通过测试发现,对于华为钱包、小米钱包等第三方钱包,用户开通该手机品牌的平台账号后,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非必须)、银行卡预留手机号、银行支付密码、银行绑定设备的短信验证码/快捷支付短信验证码,即可完成绑定。而NFC绑定银行卡后,不仅可以在“钱包”内置的平台充值话费、生活缴费、机票/酒店预订、在第三方平台消费、同平台用户转账,还可以在POS机上进行支付。相比于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的优势在于无须网络连接,以及省去手机开锁、打开App、点击扫码等环节。

尽管NFC便利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首先NFC绑定银行卡无需实名认证,存在一个“钱包”可以同时绑定多个人的银行卡,一张银行卡也可以绑定到多个平台帐号的情况;其次,传统的银行账户盗刷,银行发送的支付验证码短信,内容会详细的告知用户此验证码进行支付。但NFC绑定银行卡时,仅提示用户的银行卡与NFC产品进行绑定;最后,NFC支付所使用的密码为手机“钱包”设置的密码。如果所使用的银行卡及商户POS机都支持小额免密的情况,可以免密支付,无需输入验证码。

事发案例并非个例,此类通过假冒“支付宝”、银行等官方号码进行的电信诈骗之所以屡见不鲜又频频得手,与犯罪分子精准掌握消费者个人信息紧密相关。避免被犯罪分子盯上,我们需要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近几年,我国黑灰产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达千亿元级别的庞大“黑金”利益链,并通过上中下游的严密分工构建起了一个密切协作的网络。

全面打击作战,道阻且长。在电信诈骗等网络黑灰产威胁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依托于360安全大脑这一全球最大分布式智能安全系统,以360手机卫士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安全软件,一直致力于将移动安全守护从事后、事中处置向事前过渡,构建更为健康的移动安全生态。据悉,360手机卫士的AI短信识别引擎集成了本地引擎和云端引擎,可以针对信息内容特征进行智能判别,同时具备伪基站短信、钓鱼网站,包含木马病毒的下载链接等识别能力,不仅可以识别出常见的垃圾信息,还可通过对信息内容识别出冒充银行客服、电信运营商客服等服务号码的伪基站信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 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会进行相应处理。投诉邮箱:xfrbwstjj@163.COM 【广告宣传】)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